作者 | 桑榆晚
黃磊曾經在《奇葩說》裏說:
如果有一天有個男人向他的女兒求婚,而對方說不辦婚禮,那麽他會跟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儀式感都沒有,我認爲是不對的。」
在黃磊看來,婚禮,是夫妻最重要的「儀式」。
儀式,是很多人經常忽略的一個詞。
其實,在平淡的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儀式感,讓日子更有光彩。
而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也少不了儀式感。
1
見過很多人抱怨生活的枯燥:
過年沒意思,就剩刷視頻、搶紅包;
購物沒意思,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收快遞;
吃飯沒意思,外賣千篇一律,沒有靈魂。
他們忘了一件事: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福,而是麻木。
平凡的日子本就大同小異,
活成什麽樣,完全取決于自己。
日本有一個攝影師老爸,給兒子拍了上千張「偷拍照」。他說:希望把孩子的照片做成禮物,在他結婚那天放出。雖然兒子今年才7歲,離結婚還早。但這位老爸堅持:「現在就要准備啦!」
爸爸的鏡頭很小,卻記錄著孩子每一件小事。
第一次去剪頭發
▽
第一次露營▽
第一次穿和服▽
每年的生日▽
這位老爸把這些照片都存進了一個文件夾,命名爲:「兒子的結婚禮物」。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一段回憶。每一幕儀式感的鏡頭,
都是時光的娓娓道來。
拍照,也是一種儀式感。照片留下的記憶,是愛最好的表達。
村上春樹說:生日時你切下蛋糕的第一刀,是儀式;
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
一頓營養美味的早餐、餐桌上的一束鮮花、
開學前的新文具、
書包裏塞上一顆巧克力……
平凡又瑣碎的日子裏,儀式感能讓你心懷期望。不需要多少的物質做基礎,它體現的是對生活的尊重和熱愛。
2
人會保留多久的記憶?
心理學家伊麗莎白.洛夫說:成年人記不住5歲之前的事情。
10歲之前的記憶,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湮沒。過了 25 歲,童年記憶所剩無幾。
「遺忘」,是一件多麽遺憾的事。
爲了留住和女兒的點滴,有一位外國老爸,每年在女兒生日的時候,帶她去同一個地方,擺同一個姿勢拍照留念。從1歲到15歲,這個儀式堅持了15年。
他說,這個小小的親子儀式,讓他覺得親情可貴,意義非凡。
江蘇也有一個老爸,在同一個地方,堅持和女兒拍照 40 年。
時代不斷變遷,身邊的人走走停停。因爲儀式感,那些鮮活重要的東西,在一張張照片中,被定格。
這位老爸說,儀式感是可以點亮生活的:
日子清苦而平淡時,儀式感能讓你心懷期望,消除困頓;日子奢華而濃烈時,儀式感能讓你心有所定,化解沉迷。
照片記錄下來的不僅是回憶,
還能阻擋遺忘,串聯起舊時光。
在此時,和遙遠的彼時,提醒你,有人在意你、深深愛著你。
3
《家風中華》裏,董淑萍講述了董家60年的記賬史。
父親從1957年開始記賬。她從1973年開始記賬。女兒從2001年開始記賬。
父親記賬,女兒記賬,外孫女記賬…… 小小的賬本,涵蓋著大大小小的收支,工資收入、買菜、買電視機、買房、人情往來……更記錄著孩子們出生、讀書、結婚、生子,一段段人生旅程。
小小的賬本,承載著家人的信任和尊重,傳承著一份勤儉持家的家風,連接起幾代人的生活和愛。 還有人愛記錄生活。比如南京一位媽媽,在女兒出嫁當天送出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嫁妝:20萬字的《女兒成長記錄》。
這份成長記錄,承載著女兒滿滿的回憶。
女兒4個月開始長牙了。女兒7個月會揮手說「再見」了。女兒9個月會喊「爸爸媽媽」了。
婚禮上的告白叫承諾,鄭重其事地,放開父母的手。宣告,從今往後,你我同行。前半生,由父母記錄;後半生,由你來書寫。
這兩份儀式感的交接,正是愛的傳遞。
爲什麽生活需要儀式感?
一個很好的答案是:如果沒有生日,長大就不會被標記;沒有畢業禮,新旅程就沒有正式的開篇;儀式提醒著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愛著誰。
4
《你無趣是因爲少了一些儀式感》有一個故事:
有一回,我跟著小姨和侄女去聽音樂會,出發前小姨硬是要求我換上正式的小禮服,我笑她小題大做。
小姨有點生氣地說,「你能不能給我認真點,有點儀式感,就你這個穿破牛仔的態度能好好聽一場音樂會嗎?」
等到音樂會中途,我才發現小姨的話沒錯。那些著裝隨意的孩子,都在開小差。穿著禮服的孩子,正襟危坐、神采奕奕。
有心理專家說:正常的身心成長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在這個小小的儀式中,其實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更認真、更用心。
李玫瑾教授也曾說:孩子生日一定要好好過。尤其是 14、16、18 歲。
14 歲時,告訴孩子:「14歲就要有著明辨是非的能力了,明白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16 歲時要告訴孩子:「你已經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了,要爲自己所做的事情負法律責任了。」
18 歲時告訴孩子:「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要成爲一個有擔當的成年人了。」
儀式感的意義,不僅是幸福感。
陪孩子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彙報演出,
讓他更有信心和認同感;
讓孩子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和老師送上祝福,讓他更懂得感恩。
儀式感,讓孩子變成更好的自己。
5
很多人沒有幸福感,爲什麽?
因爲他的童年沒有儀式感。
爸爸對媽媽沒有儀式感,父母對孩子沒有儀式感。
今天是一個重大節日,還是這麽過;
明天是一個家庭成員生日,還是這麽吃。日複一日的乏味,沒有一天是特別的。
長大以後,他變成一個無感的人。
對什麽事都提不起來興趣,
感覺不到幸福,也沒有能力爲別人創造幸福。
因爲他沒有體驗過。
很多美國華人的孩子,活潑開朗,好奇心旺盛。一個心理學家揭開本質原因:跟金錢多少、眼界高低無關,
跟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有很大關系。
比如他們會有一份「儀式感執行清單」:
1、每周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微信視頻3次。2、每周至少煮一次,心形雞蛋早餐。3、每晚的睡前故事/閱讀時光。4、每年孩子生日給他寄一封信。5、每年,帶孩子參加一次音樂會或話劇。6、爸爸,請每周和孩子,在床上,開展一次枕頭大戰。……
心理學博士BarbaraFiese和他的團隊
研究「家族儀式傳承」超過50年,他們的研究結論是:
家庭中的儀式感,會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讓他們充滿歸屬感、安全感和目標感,讓他們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感到孤單。讓他們感受到愛,並且有愛人的能力。
6
生活中很多人愛說:「老夫老妻了,整那沒用的幹嘛?」可事實上,爸爸和媽媽的儀式感,
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
胡可就曾自曝「後悔結婚」。
不是後悔和沙溢結婚,而是少了婚姻的儀式感。
她說:「沒體會過求婚的感覺。他很不正式,在電話裏說,要不咱倆結婚吧。」
有人說胡可虛榮,追求形式。結婚九年,日子早被柴米油鹽塞滿,哪還有時間遺憾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
但形式主義再怎麽不好,也比懶得走過場好。有些事,你從來不說,又從來不做,即使很愛對方,但也很容易走著走著就散了。
張小娴說,「年深日久,我們漸漸體會到愛你有多深,是我肯花多少心思爲你安排。」
我見過慶祝時香槟噴灑的時刻,
也見過求婚成功時戒指的佩戴;見過擁抱,也見過情書。我發現真正愛你,想讓你明白心意的人,是一定會好好表達愛意的。
雖然,我們早就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那卻仍需一些看起來「沒什麽用」的感動,能在平淡瑣碎的日子裏,讓你覺得:自己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
7
有人說,生活有了儀式感,平凡才變得熱氣騰騰。
儀式感,不是矯情,不是走形式,而是對生活的熱愛。
從現在起,送給孩子一個儀式感滿滿的人生吧。
每天一個晚安吻,睡前閱讀一小時,早晨做頓愛心餐……
世界紛紛擾擾,日子平淡無奇,而儀式感,就是平淡生活中主動建立的小確幸。
正是這些小確幸,讓我們能更好地感知生命、熱愛生活。
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理性且文藝,用文字陪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果今天的故事觸動到了你
別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喲
你生活中的儀式感有哪些?
留言講講吧!
☆ END ☆掃描小編芝士奶蓋的二維碼
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抱團育兒
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10
近 期 好 文
點個“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