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設施將有20座兩層樓建築,首兩個階段已竣工,最後階段今年內落成。約10個動物福利團體和收容所,准備年中入駐;但一些業者數周前參觀設施後在社交媒體上載照片和貼文,對設計表達不滿。
政府在雙溪登雅興建的全新動物設施引起爭議,部分流浪動物收容所業者指新環境通風不足、空間狹隘,圍蔽式的格局,讓動物猶如坐困“牢獄”。
業者表示,既然無法改變現狀,爲照顧好動物的福利,會盡量改善個別單位的環境,但裝修費用可達數萬元。他們下周四將同農糧獸醫局開會,希望能降低租金、押金及雜費等費用,否則小型收容所業者或難以持續經營。
農糧局受詢時說,在設計和建造新設施的不同階段裏,曾多次征詢業者意見,而就設計格局做調整時,也已將不同建議納入考量。當局會繼續同業者探討解決方案。
新設施 可容納7000只動物
坐落西部雙溪登雅的新設施“動物之家”(The Animal Lodge)占地三公頃,全面啓用後,收養的動物數量將達7000只。它主要供位于巴西立、羅央、實裏達的動物福利團體和收容所,以及寵物繁殖及寄宿業者租用。不少業者是因土地租約將到期而須搬離現址。
新設施將有20座兩層樓建築,首兩個階段已竣工,最後階段今年內落成。約10個動物福利團體和收容所,准備年中入駐。但一些業者數周前參觀設施後在社交媒體上載照片和貼文,對設計表達不滿。
業者:空間縮減 開銷倍增
據知,每個單位面積約相當于一間五房式組屋,租金和雜費分別爲1000多元和400元。一些業者表示,新單位租金雖比他們現有的低,但空間縮減一半至三分之二,而遷入之前須承擔的開銷,讓小型業者吃不消。也有收容所因收養較多大型狗,獲分配兩個單位,往後的租金及雜費會比目前增近一倍。
獨立動物拯救人員姚庭峰(48歲,自雇者)在巴西立農道經營收容所,收養30只狗和100只貓。
他說:“單位的天花板高度約2.5公尺,窗口距離地板卻有1.5公尺,導致空間局促壓抑,通風也不理想,動物面對四面牆,看不到外部環境。整個設施像是‘動物集中營’。
“當局說每個單位可養30只中型狗或160只貓。但我看頂多只能養20只中型狗或100只貓。去年看到設計圖後,我們提出改善建議,但當局說只能按不同需求調整單位內格局。”
羅麗玲(49歲)同樣在巴西立農道經營收容所,收養160只貓和三只狗,她擔心搬入新單位後會很擁擠,一些貓兒或得寄宿其他地點。
“本地天氣悶熱潮濕,動物擠在狹小空間容易生病,處理不當,還可能引發大規模傳染。我已找善心人士贊助冷氣機安裝費及電費,白天必要時會開冷氣。裝修、搬遷和手續費,估計需要約五萬元。相對知名度較高的動物福利團體,我們這些小型收容所募款不易。希望當局能考慮一些措施,減輕我們的負擔。”
愛狗協會:同當局探討改善
另外,羅麗玲也對個別租戶得支付約2400元雇用持照電工安裝電線提出質疑,認爲當局作爲業主應承擔這筆費用。
新加坡愛狗協會會長楊偉發(49歲)認爲,新設施的確不理想,但他對當局要確保設施能容納所有業者所面對的挑戰,表示理解。“幾年前聽聞政府征用土地,我們幾個動物福利團體開始探討是否要攜手競標土地,打造新設施,但估計需要500萬元至1000萬元,最後只能作罷。政府出資興建這座設施,不盡如人意,但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設法善用空間,搬進去後,再繼續同當局探討如何做進一步改善。”
農糧局:確保符合條例規範
農糧獸醫局表示,不同利益相關者對如何改善通風情況,意見分歧。有的希望新單位外牆建得矮一些,但有人擔心外牆太矮,雨水會濺入室內。當局設計單位時已考慮到自然通風,同時也確保符合建築條例規範。
由于部分租戶要求安裝冷氣,有些則要求電扇,當局表示已爲每個單位提供電源插座等安排,方便租戶日後安裝所需要的通風裝置。
針對協助租戶減輕經濟負擔,當局表示已提供兩個月免付租金的優待,讓租戶進行裝修時,不必同時承擔現有收容所和新單位的租金。當局也說,它向動物福利團體和收容所收取租金僅是“收回成本”,這個金額比商業租戶所支付的較低,而向租戶征收雜費是爲應付聘請代理管理設施、清理共同空間及保安方面的開銷。
至于確保生物安全(biosecurity)的措施,當局已和租戶合作成立安全准則,包括遷入新設施前爲動物注射疫苗和植入微晶片,及記錄進出設施的人和動物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