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近八成新病患是本地出生的公民。衛生部解釋,一般上只有近距離和長時間跟活躍型患者接觸的人才有可能染病,因此唯有這些人須接受檢測。通過治療,患者在約兩個星期後將不具傳染性。
本地結核病情況有所好轉。去年本地居民中,共有1536起活躍型結核病的新病例,比2016年的1617起少。去年有124起屬複發病例。
結核病是本地常見流行病,多數人病情出現在肺部。2016年的結核病總病例爲10年來最高。
衛生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近八成新病患是本地出生的公民。新病例中約66%年齡在50歲及以上,另有約68%爲男性。
陳笃生醫院結核病控制中心總監徐敏英受訪時指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肺結核的暴發時期,導致不少人患潛伏型結核病。隨著免疫系統退化,病菌因各種因素遭“激活”後導致病發,年長者患病率因而相對較高。
不過,我國在1997年展開消滅肺結核計劃後,大幅度減少肺結核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共有六起耐多藥型肺結核(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病例,其中兩人在本地出生,另四人是在國外出生的本地居民。2016年則有三起這類病例。
結核病患一般在沒有得到妥善治療或完成療程的情況下,會導致耐多藥型肺結核。衛生部強調,這類結核病依然是本地一大公共衛生威脅,因爲病患需更長時間才能康複,嚴重者可喪命。
結核病分爲活躍型和潛伏型,相較于活躍型結核病,潛伏型結核病不會傳染。衛生部解釋,一般上只有近距離和長時間跟活躍型患者接觸的人才有可能染病,因此唯有這些人須接受檢測。通過適當治療,患者在約兩個星期後將不具傳染性。
結核病幾乎可完全治愈,證實患上結核病患者將同時服用數種不同的藥物組合,治療期一般是六到九個月。
今天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主題爲“發揮領導力,終結結核病”(Wanted: Leaders for a TB-free World),促請社會各方積極對抗這一病症。
衛生部也因此呼籲活躍型結核病患者立即接受治療,並嚴格遵從療程,以徹底消滅病菌。
八義工每周花兩小時陪伴接受治療患者
不少人提起肺結核等傳染病時總“聞病色變”,但八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勇士”,每周自願花上兩小時陪伴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讓病房裏充滿了二胡、吉他以及說故事的歡快聲音。
其中一人是張力恩(21歲),他在服完兵役,等大學開學前,主動選擇到陳笃生醫院的結核病控制中心擔任義工。他告訴記者,自己並不會因爲接觸傳染病患感覺害怕,反而希望接觸這類“不太受歡迎”的疾病,學習不同的醫藥知識。
除了一些病情嚴重的結核病患需住院治療,多數患者只需在住家附近的綜合診療所接受藥物治療。醫院內的肺結核病房則是爲長期接受治療的低收入患者所設,讓他們能接受完整的治療,院方同時也爲病患安排義工探訪活動,增添熱鬧氣氛。
爲增加公衆對肺結核病情了解,結核病控制中心昨天也與善達社區保健機構合作,在陳笃生醫院舉辦展覽,提高公衆防範結核病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