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歐洲人的種植園和獨立式洋房住宅區,到日本軍的憲兵總部和慰安所,再到今天公寓林立的地段,歐思禮區的曆史意義不限于建國總理李光耀在這條路上的38號故居。
探討歐思禮路38號處置選項的部長委員會在前天發布的三個供考慮選項報告中,也附上了國家文物局對歐思禮區悠久發展史的研究報告。
早年,許多富裕的種植園園主在該區建造種植園式的平房。在日據時期,日軍在歐思禮區設立憲兵隊分部;鮮爲人知的是,那一帶也曾禁锢慰安婦。而今天的歐思禮區,周圍大多已重新發展成公寓,擁有120年曆史的歐思禮路38號,成爲該區僅存不多的原裝平房。
歐思禮區是以英籍外科醫生托馬斯·歐思禮(Thomas Oxley)命名,他也是新加坡早期的歐洲種植園園主之一,尤其鍾情于種植豆蔻。
1837年,歐思禮向英國東印度公司購買了173英畝未清理的叢林土地,將其開辟成最優質的豆蔻園之一。這個園區的劃定範圍包含了烏節路、格蘭芝路(Grange Road)、利安尼山路、裏峇峇利路和登路(Tank Road)。
我國當時正值種植園時代,其他代表人物包括占據翡翠山的威廉·卡佩芝(William Cuppage),以及1840年在經禧一帶建造第一棟房子的查爾斯·卡爾尼(Charles Carnie)。
不過,在1855年至1856年期間,豆蔻園遭受病害,重挫歐思禮的種植事業。他不得不賣掉園地,帶著妻小回英國。
研究報告沒有說明這塊園地脫售給何人,但有資料指猶太富商馬納塞·梅耶(Manasseh Meyer)在19世紀下半葉買下,並將該區重新發展成以獨立式洋房爲主的住宅區,其中包括歐思禮路38號。
歐洲人聚集中産階級地區
戰前的歐思禮路被形容爲歐洲人聚集的中産階級地區。研究報告指出,歐思禮路38號的地皮曾多次易手,後來由荷蘭商人赫爾曼·科尼利厄斯·韋爾魯普(Hermann Cornelius Verloop)所購置。
歐思禮路38號毗鄰原本有個建築風格相似的40號洋房,是一對“雙子屋”,是韋爾魯普在1898年委托建築事務所“Lermit and Westerhout”興建的。兩棟洋房分別以希臘神話主神宙斯雙生子“卡斯托爾”(Castor)和“波盧克斯”(Pollux)命名。可惜,40號房子後來被拆除,只留下38號這棟超過百年曆史的獨特平房。
本地猶太社群與歐思禮區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建于1905年的聖諾猶太教堂就坐落在歐思禮坡,由梅耶發起興建。這座教堂已在1998年被列爲國家古迹。國際著名猶太裔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20年代兩次訪新,還曾住在梅耶的歐思禮豪宅內。
韋爾魯普當年也將“雙子屋”出售給一名猶太女子提拉·弗蘭克爾(Tila Frankel)。日據時期,約1945年末/1946年初,李光耀和家人開始租下了歐思禮路38號居住。1950年9月30日,李光耀和柯玉芝正式行婚禮後,柯玉芝搬入38號,但兩人是直到1965年,因保安考量才買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