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銀鏡之映》收錄20名年長者的故事和所面對的醫療挑戰。發起這個項目的國大楊潞齡醫學院三年級學生黃宏哲表示,希望參與學生通過這次訪問經驗,未來學會以更“人性化”的視角了解病人面對的問題。
魏瑜嶙 報道
心理學系學生謝佳芸原以爲年長病患面對的問題必有相應的解決方案,直到與一名98歲患者接觸後,才發現自己過去的想法過于簡單。
謝佳芸(21歲)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學系二年級學生,她是新書《銀鏡之映》(Looking Through the Silver Mirror)的作者之一。
《銀》由國大學生發起撰寫,收錄20名年長者的故事和所面對的醫療挑戰。44名學生參與,負責采訪和寫作的學生都來自醫療領域相關科系,包括醫學系、護理系和藥劑系等。
謝佳芸負責訪問的98歲老先生生于印度,妻子13年前去世,目前獨居。他雙耳幾乎失聰、視力不佳,也有痔瘡問題。由于疾病纏身,這位年長者自認是沒用的人,也因此喪失生存意志。
謝佳芸起初以爲一次就能完成訪問,不過老先生對陌生人存有戒心,她最終去了五六趟,才從老先生和他女兒的陳述中,了解他的故事。她說:“現在才明白年長患者面對的問題多麽複雜,醫療人員必須了解每個個案是不同的”。
發起這個項目的是國大楊潞齡醫學院三年級學生黃宏哲(22歲)。他受訪時說,希望參與學生通過這次訪問經驗,未來在面對病人時除了從專業角度出發,也學會以更“人性化”的視角了解病人面對的問題。
黃宏哲透露,他一直對老年護理課題有興趣,在初級學院時曾跟同學一起寫有關建國一代的故事,但當時只出了華文版,英文版未能問世有點小遺憾。所以他上大學後就找了新的切入點,開始籌備《銀》的出書計劃。
作者到不同學府演講
向學生推廣老年護理意識
參與學生也到維多利亞初院、英華初院和新加坡藝術學院演講,以激起學生對老年護理的意識和興趣。
給予學生指導的其中一名顧問,生物醫學倫理學中心助理教授何維倫認爲,現在的學生在受保護環境下成長,很多時候不明白年長者的困境,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也指出,本地的醫療體系在融合方面還有進步空間,例如現在病人必須找不同專科醫生治不同病。
另一名顧問李陳愛禮護理學中心副教授周幼玲因此認爲這個項目在促進融合方面有所幫助。她說:“這個項目把不同科系的學生聚集一起,讓他們學習未來如何跟其他同事合作溝通,以病人爲優先。”
《銀鏡之映》推介會今天舉行,預計下個月中會上載至網上讓公衆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