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發展局制定的親生態市鎮框架將從土壤、動植物、戶外舒適度、水和人等五大元素著手,創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從本月開始推出的預購組屋項目將逐步采納建屋發展局制定的親生態市鎮框架,進行更全面的市鎮環境景觀規劃與設計,讓居民更親近大自然,享受綠色居住環境。
親生態市鎮框架(Biophilic Town Framework)從土壤、動植物、戶外舒適度、水和人等五大元素著手,創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以率先依照該框架進行規劃的榜鵝北岸區(Punggol Northshore District)爲例,區內將建有蜻蜓池,借助大自然中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關系,讓蜻蜓捕蚊以控制蚊蟲數量,創造綠意盎然的安全居住環境。
建屋局局長蔡君炫博士昨天在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世界大會發表主旨演講時,說明新一代市鎮將如何融入親生態設計。
她說:“我們將透過加強建築環境與大自然之間的連結,擴大在綠化環境方面的力度。我們所制定的親生態市鎮框架將爲鄰裏景觀提供堅實的基礎,以進行更全面的規劃和設計。”
建屋局最初在2013年制定了親生態市鎮框架,旨在改善和提升現有自然空間,從而規劃和設計出更有歸屬感和生活素質的住宅景觀。
當局在制定框架的兩年後首次以試驗形式采用框架爲榜鵝北岸區進行規劃和設計,並且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市區重建局和國家公園局展開爲期三年半的研究合作,進一步改進框架內容。
有了這個以五大環境景觀元素爲主軸的框架,建築師從一開始就能探討如何更全面地將框架融入鄰區景觀設計,從而提出最有利于居民和環境的優質設計。
以動植物爲例,除了建造蜻蜓池管控蚊蟲數量,建築師也可依照親生態框架探討如何爲野生動植物提供一個有食水和避難處的棲息處,以及在區內推動社區耕作。
區內收集到的雨水能用來灌溉植物;落葉等天然有機物分解後也能促進其他植物的生長。
此外,爲組屋區增添綠意也有助提供遮蔭處、緩解空氣中的熱氣,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
當局在榜鵝北岸區進行了風與陽光的模擬研究,深入了解區內的氣候概況並加以分析,再采納最優質的社區設施和步道設計,創造舒適的戶外環境。例如,將步道設在較爲通風的地點,讓居民舒服地散步。
上述多樣化的綠色空間也能爲居民提供休憩和社交空間,促進鄰裏情。
榜鵝北岸區至今已推出八個預購組屋項目,共約5700個單位。這些單位將從2020年起陸續完工。
除了榜鵝北岸區,比達達利區的Woodleigh Glen和Woodleigh Hillside組屋項目也已按照親生態市鎮框架進行住宅區規劃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