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工程行業不僅要自動化和數碼化,更要智能化,才能爲客戶創造價值。
馮氏精密機械與制造公司(Fong’s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1982年成立,原本只是一家零件生産商,1995年開始進軍精密工程市場。
近年來,公司專攻醫療器材,2012年成立子公司“SG Endoscopy”,進行內窺鏡産品研發和生産,也爲美國跨國醫療器材公司代工。
公司總裁馮樹帆(65歲)受訪時說:“精密工程可說是‘制造業之母’,是制造業的主幹。我們現在不僅要自動化和數碼化,更是要智能化。單單有競爭力和生産力還不夠,還要創新,才能爲客戶提升價值。”
以馮氏的業務爲例,醫療器材含許多零部件,屬于小批量、多品種,不能夠一次過大量生産,所以馮樹帆引進“智能化加工系統”。
在物流方面,采用的是自動導引車輛或搬運機器人,可按照指示把放好原材料的托盤,送到生産線指定位置。
生産線則是電腦數控機床,能夠處理具有控制編碼的程序,按所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生産零件。整體操作由軟件和系統主導,員工主要負責在外圍和系統溝通及監管,工廠可24小時運作。
馮樹帆說:“一條生産線需要400萬元投資,分階段投入,整個項目需800萬至900萬元。我們是本地第一家采納這套全面智能化加工系統的廠商,需要很大的勇氣。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給了我們支持和津貼。”
全球第一台炒蛋機器人
Kurve Automation創辦人兼總裁許永輝(49歲)是電機工程師出身,公司2013年成立時主要爲食品制造業者等公司提供傳統的自動化方案。2015年,企發局向他引介機器人方面的專家和公司,他結合自己和團隊的專業知識,研發出全球第一個炒蛋機器人。
許永輝說:“機器人能夠在酒店自助餐餐館現場炒蛋,從在平底鍋打抹油、打蛋、炒蛋至端盤,整個過程只需兩分鍾。目前機器人會煎炒三種蛋,我們已在開發更多功能,如煎蔥油餅和煮叻沙。”
這項産品爲公司打響知名度,許永輝有信心多功能的機器人廚師會受到酒店和大型廚房的青睐,市場潛能巨大。接下來,他准備開發自動沖泡珍珠奶茶的機器人等。
此外,許永輝也大力推薦各行業采用三維打印機。他說,一個金屬配件找廠家生産,需要兩周時間,成本約200元;如果以三維打印機生産,只需約兩三個小時,成本只是0.50元。塑料配件空心輕巧,還可以設計成有孔的,以鐵條穿過加強支撐力。
“很感激企發局的支持,還介紹一名行業高管指導我,這名高管每個月定期跟我見面。我是工程師出身,一開始不太會跟客戶談生意,他給了我很多建議。他還介紹一些投資者給我,讓我有機會擴充業務規模。”
精密工程業介紹
精密工程業是新加坡制造業的重要支柱,支援電子業、航空、石油與天然氣和醫療科技等行業所需的零部件和設備生産。行業在2016年爲我國貢獻92億元增值和369億元産值。
2016年10月,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及其他機構如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出了精密工程産業轉型藍圖(ITM),目標是在2020年創造3000個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新就業機會,以及把行業增值提高至140億元。
PMET的就業機會主要來自數碼制造業,如機器人協調員和行業數據科學家。
業者可申請的政府計劃包括:
- 能力發展津貼(Capability Development Grant)和國際企業合作計劃(Global Company Partnership Grant)助企業提升能力走向國際,以提高國際競爭力。
- 新加坡工業智能指數(The Singapore Smart Industry Readiness Index)協助企業進行評估,系統化和全面地邁向“工業4.0”。
- 技能創前程新興技能系列(SkillsFuture Series)培訓課程,協助雇主和員工應對工作要求的轉變,以保持競爭力。
- 新技能資格(WSQ)有相關課程提供13種職業的培訓。
- 專業人士轉業計劃(PCP)協助中途轉業者在精密工程領域開拓新事業。
【對話會】轉型求變致勝未來—精密工程企業如何邁向數碼時代?
貿易及工業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和精密工程行業代表對話,分享如何創新,建立新技能和借助政府的協助計劃,邁向數碼時代。
爲更好地協助業者了解如何克服挑戰及把握新機遇,未來經濟理事會和《聯合早報》舉辦主題爲“精密工程企業如何邁向數碼時代?”的對話會。
參與對話會的行業代表包括新加坡精密工程科技協會(SPETA)執行董事許錦和,以及馮氏精密機械與制造公司總裁馮樹帆。中小企業中心顧問也會在場提供一對一咨詢。
對話會以華語進行,入場免費。
- 日期:8月17日(星期五)
- 時間:上午9時至中午12時
- 地點:National Press Centre(前禧街警察局),禧街14號,郵區179369
- 報名:https://bit.ly/ZBFECPE
- 報名截止日期:8月10日
-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未來經濟理事會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