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促進酒店業就業情況,三機構合作在8月的兩個周末舉辦第二屆“酒店周末開放日”,邀請公衆參觀各個酒店部門的實際運作。訪客可在22家酒店體驗各種活動,如整理客房和調制雞尾酒等。活動結束後,有意求職者也可在現場申請工作並進行面試。
旅遊與服務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經濟領域之一。本地酒店今年首6個月的平均住客率高達85.5%,420家酒店的客房總數超過6萬7000個,預計未來有更大增長空間,但人手短缺仍是酒店業長期面對的棘手問題。
新加坡酒店協會的人力調查顯示,截至去年底,本地酒店業有近2000個職位空缺,其中最缺人手的前三個職位是侍應生、客房服務員和廚師。
爲了促進酒店業的就業情況,新加坡旅遊局、新加坡酒店協會,以及食品飲料及同行業工友聯合會,在8月的兩個周末舉辦第二屆“酒店周末開放日”(Open Hotels Weekend),邀請公衆參觀各個酒店部門“幕後”的實際運作。訪客可在22家酒店體驗各種活動,如整理客房和調制雞尾酒等。活動結束後,有意求職者也可在現場申請工作並進行面試。
這項活動是旅遊局爲期三年的“酒店職業推廣運動”(Hotel Careers Campaign)計劃之一,旨在提高人們對酒店業的了解。
旅遊局旅店及行業人力資源署長黃慧風受訪時說:“去年的開放日獲得熱烈回響,對酒店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可以通過酒店職員分享有趣的工作經曆,改善公衆對酒店業的看法,吸引潛在求職者加入這個行業。”
52歲的陳文益原本從事銀行業,因公司進行重組而被裁退。目前待業的他,希望在開放日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陳文益說:“開放日對我很有幫助,因爲我沒做過酒店業的工作。我現在想嘗試不同性質的工作,而酒店業剛好是我感興趣的領域。”
今年首次參與開放日的新加坡濠景福朋喜來登酒店(Four Points By Sheraton Singapore Riverview)目前有222名全職員工,但仍有40個職位空缺有待填補,其中包括前台、客房、餐飲等部門。
該酒店總經理楊啓文指出,在一般人眼裏,酒店服務業充滿挑戰,工作時間長且不固定,周末和公共假期還要輪班,因此很難請到本地人。“很多人以爲酒店服務員任人差遣,飽受委屈,但其實不然。我們也采用科技簡化工作流程,讓員工從事較高增值的工作。”
他補充說:“隨著更多新酒店開業,加上求職者志向逐漸轉變,招聘本地員工的競爭也更加激烈。爲了應付這情況,我們不得不聘請外籍員工,可是聘請外籍員工也會面對諸多限制。”
新加坡濠景福朋喜來登酒店只有六成的職員是本地人或永久居民,外籍員工多數來自中國和馬來西亞。
今年第二次參與開放日的新加坡泛太平洋酒店(Pan Pacific Singapore),則采用創新技術和更有效率的人力調配,來舒緩人手短缺的問題。酒店總經理陳海洋說:“爲了應付不斷增加的旅客人數,廚房和客房部的設備必須不斷升級。我們也致力于環境的可持續性,並鼓勵住客更有環保意識,在需要時才要求客房服務,這樣一來就可以節省人力,且更有效地分配工作。”
擁有超過500名全職員工的新加坡香格裏拉聖淘沙度假酒店(Shangri-La’s Rasa Sentosa Resort & Spa Singapore)每年員工流失率爲25%,比業界平均低。酒店人力部資源總監俞順章受訪時說:“隨著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持續緊縮,我們必須采用智能科技推行一系列措施,並重新設計工作來提高生産力。我們也給予員工更具針對性的培訓,幫助在職員工提升技能,培養新一代的酒店業領袖。”
憑沖勁與熱忱“營造幸福行業”
開始體驗酒店服務員的工作之前,我心想:鋪個床單能有多難?雖然平時不怎麽做家務,但這點體力活應該難不倒我吧?
沒想到原本只需20分鍾就能整理好的客房,“笨手笨腳”的我卻花了一小時才完成。
把鋪好的床單塞到床褥底下,除了講究對角和折疊的弧度,對臂力更是一大考驗。
看到我手忙腳亂的狼狽模樣,客房部職員陳月華(41歲)不忍心“袖手旁觀”,還愧疚地說:“都是我教得不好。”
身材瘦削的陳月華推著重達幾十公斤、裝滿毛巾和梳洗用品的手推車,看起來卻毫不費力。
問她有什麽訣竅,她只是腼腆地笑說:“做了那麽多年,已經習慣了。”
訪了幾家酒店業者,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客房部和餐飲部最難請人,只能靠老員工撐著。
一些年輕職員在實習結束後,本來打算轉爲正式員工,卻遭到父母強烈反對,認爲酒店業“沒前途”,浪費了一紙文憑。
不過,酒店總經理楊啓文仍積極爲酒店業引進新血,並安排職業規劃。他舉例說,酒店去年聘請了一名毫無酒店工作經驗的執行人員,經過一年培訓後,今年就被擢升爲前台和餐飲部助理經理了。
上周末參與開放日的公衆當中,也不乏30歲以下的年輕人,28歲的楊玠婷就是其中一人。
問她爲什麽對酒店業感興趣,楊玠婷笑說:“因爲酒店有很多部門,可以一次過學到很多東西。原以爲酒店業很嚴肅,參觀後卻發現工作氣氛很歡愉,像個大家庭一樣,跟我想象的很不同。”
臨走前,楊啓文語重心長地跟我分享:“我30多年前入行的時候,一切都充滿新鮮感,酒店就像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每天可以跟不同國籍的訪客交流。做了幾年難免感到倦怠,卻始終沒想過要離開這行,因爲身體裏已經流著‘酒店業的血液’,戒也戒不掉。住客對我們的由衷感謝,就是最大的回報。”
酒店業打著“營造幸福的行業”(Business of Happiness)的口號,要走得長遠,需要的或許就是這股沖勁和熱忱。其他職業何嘗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