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昨天在記者會上說,與整個大環境相比,假信息乍看之下可能顯得“很荒謬和微不足道”,然而它們已被巧妙地利用來誇大和加劇民怨,並操縱人們的情緒。
外國勢力或利益團體如今可借用網絡攻擊爲信息戰鋪路,等時機成熟後對目標國家發起攻擊,我國也不能幸免。
打擊網絡假信息國會特選委員會注意到我國近來已發生數起網攻事件,受害者包括敏感部門和重點機構。
美國網絡科技公司F5 Networks與網絡數據追蹤夥伴Loryka的監測發現,我國在今年6月12日舉辦美朝領導人峰會期間,成爲全球首要網攻目標,遭遇約4萬次企圖網攻。
其中,近九成的企圖網攻源自俄羅斯,而在這期間,發動自俄羅斯的所有網攻中,97%的目標鎖定新加坡。不過,上述公司無法確定這些攻擊是否獲得有關國家的支持。
外國勢力展開網攻也可能是爲了收集目標國家人民的資料,以引導其網上行動並相應加強影響力。
例如,我國今年7月揭露曆來規模最大和最嚴重的網攻行動,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數據庫被黑客入侵,150萬名病患的個人資料以及16萬名病患的門診配藥記錄被竊取,包括總理李顯龍和數名部長的配藥記錄。
當局初步調查顯示,這是“蓄意、有針對性,且精心策劃”的網攻,並不是“業余黑客或犯罪團夥”所爲。經過詳盡分析,發動攻擊的是慣用“高端持續網絡威脅”(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簡稱APT)的網攻組織。
這些組織的成員是手法複雜的網攻者,一般得到國家官方的支持或支援,行動經過詳細計劃且可持續多時,目的是要盜取資料或妨礙運行。
事情曝光後,一些病患陸續收到短信,騙說他們的電話號碼、財務資料和病例也遭泄露,顯示不懷好意者企圖利用假信息制造不安情緒。
交通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昨天在記者會上回答關于我國威脅等級的問題時說,與整個大環境相比,假信息乍看之下可能顯得“很荒謬和微不足道”,然而它們已被巧妙地利用來誇大和加劇民怨,並操縱人們的情緒。
普傑立是特委會成員之一。他說,其他國家的經驗顯示,假信息問題可能悄然而至,等發現問題時或爲時已晚,造成嚴重後果。
“炒作日常問題可以是爲了更大目的。因此,我們的立場是不輕易低估問題,並希望不犯下在世界其他地方看到的錯誤。”
迹象顯示有國家正對我國發動信息戰
此外,報告引述供證者說,一些迹象顯示有國家正在對新加坡發動信息戰。這包括通過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不斷闡述自己的觀點,企圖影響社會特定群體的思想,並使有關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行爲正當化。
隸屬法國政府的兩所研究機構上個月公布有關信息操縱的報告,也分析了我國情況。這份報告說,新加坡當局非常清楚它的人口脆弱性,即一個多元種族和多元宗教的社會隨時可能出現關系緊張的情況,而作爲英語國家也使外來勢力容易滲透。基于這些原因,他們也很容易受到中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