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完成集體出售交易的諾曼頓園,原本是由國防部爲軍人和家屬而建的公寓,因此最初搬進公寓的前幾批老住戶,都是軍人家庭。住戶須于本周將鑰匙交給發展商,全數搬出公寓。
回想起多年前買下諾曼頓園公寓單位的過程,辛湖光依然感歎有些難以置信。大約40多年前,他是在菲律賓馬尼拉深山中的一棵芒果樹下,簽下購買公寓單位的合同。
去年成功完成集體出售交易的諾曼頓園(Normanton Park)開始正式進行交接,住戶于本周將鑰匙交給發展商,全數搬出公寓。
在菲深山受訓時 簽下購買公寓單位合同
諾曼頓園原本是由國防部爲軍人和家屬而建的公寓,因此最初搬進公寓的前幾批老住戶,都是軍人家庭。
辛湖光(68歲)是第一批住戶,他當時是一名突擊隊隊員。
買下諾曼頓園單位之前,辛湖光和家人住在紅山一間一房一廳的組屋裏。家中有13口人,而他在11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是家中的長子。
當時女生睡在房間裏,男生就都要當“廳長”,睡在客廳裏。
1975年他被派往菲律賓參加突擊訓練,在馬尼拉的深山裏,卻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
“當時大概正午,我們在吃飯休息。我坐在一棵芒果樹下,沉浸在訓練的情緒中,精神緊繃。這時候隊長匆忙走來,說有人找我。我還以爲要調我回國!”
到深山老林中尋人的,是新加坡駐菲律賓大使館的一名文職人員。他送來的,正是諾曼頓園項目的資料。
原來,申請購買諾曼頓園的截止日期將至,但有申請資格的辛湖光卻還在山中受訓,因此國防部只好將文件急電送到他手中。辛湖光感慨地說:“我很感謝他們,沒有忘記在訓練的我。”
除了像辛湖光這樣的第一代住戶,在諾曼頓園一起長大的第二代住戶,也有許多有趣故事。
指揮官是住樓下的叔叔
林瑞慶(52歲)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與父母、弟弟和祖母一起搬進諾曼頓園。小時候與鄰居家的孩子在公寓裏打鬧玩樂,是他童年美好的回憶。
他們當時鬧起來,用“上房揭瓦”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林瑞慶說,他還在念書的時候,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孩子,通過維修人員才會使用的梯子爬上其中一棟樓的天台,在十幾層樓高、傾斜的屋頂上折紙飛機。
“他就是想看紙飛機從高處翺翔吧!但是他居然把自己的作業本留在樓頂,後來被管理員發現了,挨了好一頓教訓。”
由于當時許多軍官都住在諾曼頓園,林瑞慶在國民服役期間,指揮官居然是住在自己家樓下,從小就相熟的叔叔。因此只要條件允許,他都能搭教官的順風車回家。
“車子經過的時候,站崗的守衛都得敬禮。我在車裏總覺得有些好笑,因爲我當時軍階其實沒有他們高。”
成家之後,林瑞慶選擇在父母家樓下買下一個單位,繼續住在諾曼頓園。他的兩個兒子也在諾曼頓園長大。
他笑說:“我們那個年代沒什麽可玩的,只能自己發明一些遊戲自娛,他們現在可玩的就多了。比較相似的,或許就是我們小時候都很喜歡在樓下的泳池和朋友一起遊泳吧!”
公寓周圍有五個神秘通道口
臨別之際,許多居民因不舍舊居,收集了公寓內的一些老物件,其中包括我國建國副總理吳慶瑞博士爲公寓開幕時,留下的石匾。這塊石匾之後會交由國防部代爲收藏。
另外,居民也在公寓周圍,發現五個6至8米深的通道。道口由紅磚砌成,大約只能容納一人進入,但周邊並無攀爬設施。
有文史愛好者推測,通道口于1920年代建造,或有軍事用途,可能是當年設在附近的英軍油庫疏導地下油管燃油的閥井,值得進一步考究。但也有人認爲,通道口未必有很高的保留價值。
郭義人(59歲)是最先發現通道口的居民之一,也是一名文史愛好者。除了五個神秘的通道口,他也發現公寓一角,一個舊建築殘骸中所使用的磚塊,似乎來曆不凡。
磚塊上印有“SMBW”字樣,似乎不是本地任何一家磚廠所生産。
他說:“我將圖片發給專門收藏磚塊的朋友,但他也說不清楚其來曆。公寓交接之後,恐怕也很難再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