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對512名亞洲中年婦女展開調查,當中6.8%患有骨質疏松症。研究人員從約300個指標中,發現與骨質疏松症有直接關系的兩種新指標——握力和慢性關節疼痛。此外,年齡越大、體重越輕,以及絕經後的婦女也更可能患有骨質疏松症。
本地調查發現,若握力虛弱又有慢性關節疼痛,患上骨質疏松症的概率可能更高。
骨質疏松症在女性中特別常見,尤其是停經的中年婦女。爲此,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對512名年齡介于45歲至69歲的亞洲中年婦女展開調查,當中6.8%患有骨質疏松症。研究人員從約300個指標中,發現與骨質疏松症有直接關系的兩種新指標——握力(grip strength)和慢性關節疼痛。
除了這兩項新指標,年齡越大、體重越輕,以及絕經後的婦女也更可能患有骨質疏松症。國大醫院便結合這五項指標研發了新的測試工具,以更准確推測病人是否患有骨質疏松症。
負責這項調查的國大醫院婦産科高級顧問醫生蘇珊·洛根(Susan Logan)指出,要確定病患是否患有骨質疏松症,就得進行雙能X線吸收測定術(DXA)評估骨骼礦物質密度。每次測試的費用約120元,耗時又耗錢,因此一般65歲及以上婦女才會進行DXA檢測。
然而,65歲以下的病人也有患病風險,因此測試工具能方便推測公衆的患病風險,若屬于高風險就可進行DXA,及早診斷和接受治療。
本地目前常用的骨質疏松症測試工具有骨質疏松症自我檢測法(OSTA)和骨折風險評估(FRAX),前者依據中年婦女的年齡和體重來測試,後者則從年齡、性別、體重、高度、有無骨折經曆等12項信息資料中,測出髋骨骨折10年發生率和其他重要骨骼骨折10年發生率。
根據調查,結合這五個指標的新測試工具,84%的時候能准確辨別該婦女是否有骨質疏松症,比OSTA和FRAX分別高出5%和26%。然而蘇珊強調,他們得再進行更廣泛的調查,以進一步確認指標的准確性。
爲了讓病人使用這項新測試工具,國大醫院和亞曆山大醫院已引進握力測定器(grip dynamometer),接下來將讓婦産科病人使用。
此外,蘇珊建議公衆多做負重運動和阻力與力量訓練,例如快走、跑步、瑜伽、太極和騎腳踏車等,以避免患上骨質疏松症。國人也可到戶外多曬太陽補充維他命D,並攝取豆花水和魚等高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