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主恩三周前因肺炎入院,24日在邱德拔醫院過世,享年92歲。他出生于上海,過後定居我國,在50年代創辦新加坡首家聾啞學校。
獻身聾啞教育數十載的新加坡聾人學校創校校長之一的彭主恩,三周前因肺炎入院,星期三(24日)在邱德拔醫院過世,享年92歲。
彭主恩出生于上海,後來全家搬去香港。五歲時他因發高燒,吃藥過量導致失聰。他過後畢業于香港聾人學校和上海中文協會聾人教師班。
22歲時,彭主恩來新加坡協助父親經營賀卡生意,四年後他返回香港迎娶同樣是聾啞人士的妻子,就把對方接來本地長住。
彭主恩育有一兒兩女,大女兒彭偉芳(65歲)受訪時表示,父親當初來新加坡後發現本地沒有聾啞學校,就決定自行創辦,希望能讓更多聾啞人士受惠,但當時當局只批准父親在家辦校,1951年父親以私塾方式開班,當時只有九名學生。
彭偉芳敘述父親曾跟她提起艱辛的創校過程。她說,幸好父親當年的記者朋友給予幫忙,在兩份華文報刊登文章宣傳,成功籌集到5000元資金,才于1954年在實龍崗爵登路(Charlton Road)創辦了華僑聾啞學校,並以上海手語作爲教學媒介。
提倡創意教學 引進幻燈片教地理和曆史
1963年,華僑聾啞學校和新加坡紅十字會創辦的聾啞口語學校合並,成爲如今的新加坡聾人學校(Singapore School for the Deaf),彭主恩成爲該校創校校長之一,主管華文手語部門。
彭偉芳表示,當時父親提倡創意教學,他在聾人學校引進幻燈片來教育失聰學生地理和曆史課。這些幻燈片當年在她的學校都沒看過,讓她感到新奇。
新加坡聾人協會主席馬丁梅裏尼(Martin Marini)在協會面簿專頁貼文,悼念這名將一生奉獻給聾人教育事業的偉大先驅者。
他表示,彭主恩1954年創辦了華僑聾啞學校,成爲本地第一位聾啞學校的校長。“彭先生辦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聾啞孩童有機會受教育,他付出了35年的光陰,教導及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聾啞學生。”
除了獻身聾啞教育事業,彭主恩也是傑出的賽車選手。彭偉芳說,父親在1959年至1967年期間,曾憑他的蓮花(Lotus)開篷跑車,在本地跑車大獎賽中奪下36個獎杯。1975年他在一場賽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參賽的目的,是爲了證明聾啞並不會成爲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就算邁入遲暮之年,彭主恩也積極學習,不落人後。彭主恩的女婿邝祯祺(67歲)說,嶽父是很獨立的老人家,並跟上時代,不久前還學會用面簿和Instagram看新聞。
彭偉芳說,父親是三周前因肺炎被送入邱德拔醫院,星期三突然過世,沒留下遺言。
彭主恩的遺體停柩在33A瑞士俱樂部路(Swiss Club Road),今天(10月27日)下午5時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