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form總裁陳肇琪表示,預制建設技術的采用率在近五年來大幅增加,建築業者對它的了解也相對加深,相關需求預計將持續增加。他說,公司在策劃期間便已設想,以最節省人力及高自動化的運作模式來提升生産力,以應付未來經濟與市場的需求。
談到建築業,人們一般會認爲這是個勞動力密集的領域,從業員不可避免須日曬雨淋,因此很少有人會向往加入這個行業。
其實,種種對建築領域的既定印象已逐漸難成立。隨著我國經濟大步轉型,建築領域已開始大力采用數碼科技等創新方案,大幅降低對于勞力的依賴,同時也改善工作模式與環境,提升整體形象和水平。
海峽建築新加坡旗下的多層綜合建設預制樞紐Greyform去年正式啓用,它采用大量自動化設施生産預制建設組件,生産力比一般依賴人力的傳統建材生産設施高出三至四倍。
以一條生産線爲例,自動化生産線只需約十來名工人操作,但依賴人工的傳統生産線則需要約六七十名工人,才能生産出相同數量的建材。
政府早前設下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共建10個現代化的多層綜合建設預制樞紐,以應付市場對預制組件日益增加的需求。
Greyform總裁陳肇琪受訪時說,預制建設技術的采用率在近五年來大幅增加,廣大的建築業者對這項技術與方案的了解也相對加深,相關需求預計將持續增加。
他說,公司在策劃期間便已設想,以最節省人力及高自動化的運作模式來提升生産力,以應付未來經濟與市場的需求。
這包括采用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簡稱BIM)設計生産操作,借助資訊通信科技和智能科技,更緊密連接建築業的各個環節。例如以三維模型模擬真實工程,讓各環節的建築人員可從設計、施工到營運,實現高效協同作業,節省時間並減少浪費。
陳肇琪說:“有了BIM技術,設計團隊就能用數碼技術更爲准確地構建成虛擬三維建築模型。這些利用電腦形成的建築模型具備精准的數據資料,爲後續的建築、構造、采購活動提供重要基礎。”
鋼條生産線 節省九成人力
Greyform位于加基武吉的工廠面積約3萬2000平方米,除了有混凝土混合,還有鋼條置入、客制化預制建設以及預制浴室生産線等設備。由于幾乎所有操作程序使用自動化科技,公司所須聘請的員工比使用傳統操作模式的工廠少許多。
以鋼條生産線爲例,用傳統人工切割、彎曲鋼條的業務需約60多名工人操作,但在Greyform的全自動化模式下,公司只需約八名工人執勤便能進行同樣的業務操作,節省約九成的人力。
在預制建材生産上,從設計、評估材料用量、到靠人工按傳統步驟生産,一般需要50人才能協力完成,換算成生産力值,每人每天所制造的建材只有0.88立方米。但Greyform采用自動化技術,只需24人便可操作整個生産過程,每人每天所制造的生産力值達到3.875立方米,是傳統操作模式的超過四倍。
陳肇琪說:“一般人以爲建築業環境雜亂肮髒,但由于大量采用數碼科技,我們的環境與一般的生産線工廠沒什麽兩樣,都在室內,操作室還有冷氣,工人們使用的是電腦和機器。我們希望這有助提升這個行業的形象,吸引更多年輕人才加入。”
(本專題由人力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