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麗 報道
股價自今年最高點近乎腰斬的赫比國際(Hi-P International)于過去兩天大漲逾三成。由于公司透露其控股股東正在考慮一項與股份有關的交易,引起市場猜測公司是否有意除牌私有化。
公司的股價于周一大漲近31%;昨天再漲3.77%,閉市報1.10元。過去兩天該股交易量都接近2000萬股,是平時的四倍。
由于股價異常波動,公司于周一遭新加坡交易所詢問。
公司昨天回複詢問時說,未有任何未經公布的消息可能造成交易異常。可是,“據公司了解,一名控股股東正在考慮一項與公司股份有關的交易,這項交易或許能、或許不能完成。”
公司也說,直至目前,未有其他方向公司提出有關股份交易的建議。
根據新交所的守則,控股股東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總發行股數的15%或以上,但不包括庫存股。控股股東也實際掌控公司。
新交所的資料顯示,赫比國際的執行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姚曉東持股83.8%。
長期觀察赫比國際的興業證券中小市值主管薛澤銘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姚曉東向來參與公司運營甚深,“他是一個喜歡握有掌控權的領導人。”
由此看來,公司的控股股東所指應該就是姚曉東。
對于公司近日的股價波動,薛澤銘認爲,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除牌私有化。可是,他看不見私有化對公司的好處,“除非公司打算到其他地方挂牌。”
薛澤銘說,另一個觸發點可能是姚曉東認爲公司股價被低估,決定自掏腰包買下。
自今年5月啓動股票回購以來,公司已經進行29次回購。新交所投資者教育網站SGX My Gateway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公司回購了大約870萬股。
股價被市場低估通常是公司進行回購股票的動機之一。
至于姚曉東會否脫售持股,薛澤銘不排除此可能性,但他說:“若要賣,爲什麽不趁今年初股價大好時賣?”今年3月中旬,公司的股價一度來到2.72元。
而且,姚曉東去年才從第二大股東莫仕(Molex)手中買下22%股權。
被私募股權基金看上?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公司充沛的現金部位,可能引起私募股權基金的興趣。
根據公司最近一次公布業績,公司的淨現金約爲6350萬元。
投資咨詢公司United First Partners董事鄧文雄受訪時說,私募基金擅于進行杠杆收購(leveraged buyout)。而通常這類收購,被收購對象的現金部位是重要考量。
鄧文雄指出,過去本地不乏類似案例。例如飛訊科技(Fisher Tech)被美國私募基金Platinum Equity收購、精創工業(Innovalues)被北星(Northstar)收購以及怡得樂(Interplex)被霸菱(Baring)收購。這三家公司均已除牌。
不過,鄧文雄提醒,這一切乃是市場猜測,投資者最好還是留意公司接下來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