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
在新加坡,許多人經常抱怨物價過高,大家都覺得貨幣越來越不值錢,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那麽相反的,物價下跌就是好事嗎?
經濟學術語中,就有通貨緊縮(deflation)一詞。與通貨膨脹(inflation)相反,通貨緊縮指的是整體物價持續下降,貨幣價值持續升值的過程,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購買力增加。
表面上來看,所有商品都降價,同樣的錢能夠購買更多商品,這似乎是件好事。
事實上,對大多數經濟學家而言,通貨膨脹急速上揚固然可怕,通貨緊縮物價大幅下跌卻更可怕,對經濟造成更大傷害。
因爲商品降價會造成企業利潤下滑,同時每個人手上鈔票似乎越來越值錢,大家都甯願把錢留在手中,不願意花錢消費。久而久之,國家經濟可能陷入整體需求下跌與經濟衰退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的嚴峻局面。
舉個例子,如果你買的一雙鞋子,現在是50元,過幾個月通縮降價到40元,物價是便宜20%,但也意味著鞋子制造商的盈利下滑兩成,員工薪水相對減少。
此外,通縮也讓大衆産生物價跌個不停的預期,既然東西是越來越便宜,遲些時候買鞋更劃算,很多人自然會延緩消費需求,坐等鞋子進一步降價。
長此下去,通縮造成下行螺旋結果:人們期待價格下跌,選擇暫時不購物也不投資。企業商品需求和利潤減少,運營愈發艱難,最後不得不調低員工薪水或裁員。
隨著個人收入萎縮、失業率上升,大家更加不敢消費,整體需求進一步下降。這一過程愈演愈烈,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泡沫經濟崩潰,經曆近20年的通貨緊縮。在這被稱爲“失去的二十年”時期中,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率僅爲0.8%,許多公司減少員工獎勵金,大衆購物不斷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通貨緊縮並不同于反通脹/負通脹(disinflation)。前者指的是價格全面下滑,一般與經濟衰退聯系在一起;後者指的是物價增長速度放慢,其放慢原因可能跟政府措施有關,未必是經濟衰退所造成。
我國在2015和2016年時,曾連續24個月出現反通脹,通脹率處于零下水平,這主要是因爲油價大跌和政策的影響,包括車貸收緊及房地産降溫措施,影響了擁車證和租房價格減少,建國一代配套則降低了醫療費用,這些約占消費者價格指數四成。
如果扣除私人交通和住宿費,當時核心通脹(core inflation)仍然在1%左右。就經濟狀況而言,我國當時經濟增長2%,也沒有陷入經濟衰退。
總的來說,物價全面下跌時,別急著歡呼叫好,因爲經濟可能進入萎縮狀況,恐怕大家都笑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