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不要笑。確實有球形坦克。真的有。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蘇聯一名設計師設計出了一款坦克,該款坦克造型十分閃亮,在當時可謂前無古人。它的造型沒有車身、炮塔等常規作戰坦克都應該有的列裝思路,從外形上來看,這貨怎麽看都不是一輛坦克,甚至不少人稱它“圓滾滾”。因爲它的設計外形,使得這款坦克的行駛速度非常,可以輕松達到60公裏每小時,這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如此快的行駛速度,這在戰場上完全可以媲美當時的BT-7快速坦克,而且這不是最牛的。該球坦克從防護性能上來看,當時德國軍隊所裝備的75毫米反坦克火炮對它也是有一點辦法沒有,打中了也和沒有打中一樣,根本不會影響到坦克作戰使用。
另外球形坦克裝備的坦克火炮則可以輕松將對手坦克裝甲擊穿。據記載該型坦克在唯一一次實戰中,在沒有付出任何損失的情況下,擊毀了一輛德軍的四號坦克,這個戰果讓蘇聯不少人眼前一輛,要知道這種戰果恐怕當時蘇聯的T-34坦克都無法做到。所以當時蘇聯高層對它一度十分感興趣,以至于傳出有大規模生産這款坦克的想法,但最後這款坦克卻沒有生産,在整個蘇聯曆史上只是昙花一現,也並沒有改變戰局,但坦克曆史上卻的確留下了它的足迹。
目前我們分析來看,球形坦克也是裝備坦克履帶的,不過通常不易于發現。他的履帶在坦克的中軸線正下方,所以外觀上來看,球形坦克就像一個球在滾動。它的機動能力因造型構造占有優勢,但是從實驗數據上來看如果地面不是十分平坦的話,那麽球形坦克很難向前移動,小編認爲這個原因是該型坦克致命的缺點。它甚至需要裝甲兵幫其把正前方的碎石清理後才能前進。這樣一來它就根本沒有坦克的基本作戰優勢了。因爲這個因素就限制了它在野外作戰,機動能力幾乎爲0。只能通過平板車的形式進行運輸。而且因爲它履帶面積比較小,因此很容易出現機械故障,出現故障後裝甲兵幾乎無力對其進行維修,只能呼叫坦克搶修車。
但它的優點也是比較明顯的,除去上面的高機動能力(平坦路程。),它最大的優點在于使用了避彈外形。從設計方面來說,因爲它的裝甲弧度很大,所以大部分炮彈在命中它的外部裝甲之後都會被其反彈,産生跳彈效應。正因爲這個原因,大部分火炮就算命中了它,也很難將其擊穿。至少在二戰戰場上坦克對射方面這款坦克就是無敵的存在,它的裝甲其實並不像想象的那麽厚重,只有不到20毫米,這比起動辄上百毫米的重坦來說,它裝甲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但他的防護性能卻可以與當時的虎式坦克相提並論。
另外該型坦克的武器也並不是和傳統的坦克那樣布置在車內,這使得它命中率十分低下。在打靶訓練的時候,甚至出現了數十發彈藥沒能摧毀一個標靶的情況。也因爲這個原因,蘇聯大多數人覺得這款坦克還不能替代他們手中的T-34,另外球形坦克內空間也十分擁擠,裝甲兵很難施展開,就連在坦克內部放置一台電台都是十分困難的。這款武器隨即便被冷眼相待,丟在了一邊。一直到了今天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選擇量産類似的這款坦克。
有一說一的分析。雖然這款坦克的設計方面較爲失敗,但它也給各國的裝甲設計師帶來了靈感。我們可以發現,在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每一款蘇聯坦克的炮塔都是圓的,這就是從球形坦克身上所延申出來的避彈外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坦克被對手擊穿的幾率。而在如今,坦克使用避彈外形幾乎已經成爲了各國裝甲設計師的一個普遍共識,很少有坦克正面裝甲像二戰時期的虎式坦克一樣平坦。球形坦克即使沒有量産,但這款裝甲車特點已經作爲技術儲備充實了各國的科技知識,在設計方面可以保證日後不會再出現同樣的設計錯誤,所以,這款球形坦克還是有一定意義和價值的。科技的進步正是在這種錯誤中慢慢研究慢慢完善。最後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