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錦囊
陳婧
無需健康檢查、保證回報、兼具儲蓄和保險功能……這是許多儲蓄保險(endowment plan)産品宣傳單上常見的字眼。
近期又有不少業者推出短期儲蓄保單,以三年至五年的短期投入吸引投資者。
在許多人印象中,儲蓄保險和新加坡儲蓄債券與定期存款一樣,都是低風險理財工具。
不過,儲蓄保險同時包含投資和保險成分,它並非一般的儲蓄産品。多數儲蓄保單保費從每月100元至150元起跳。
本期《理財錦囊》邀請理財專家從儲蓄保險産品的投資、保險和儲蓄這三大特點入手,剖析儲蓄保險和其他投資與保險産品的區別,以及在選購時要注意的事項。
投資
“保證回報”不等于穩賺不賠
儲蓄保險適合那些追求低風險的長期投資者。財務規劃公司星融執行總裁謝诏全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年輕父母可通過儲蓄保單爲子女積攢教育經費。許多中年人也可以借助儲蓄保險,獲取退休後的穩定派息來源。他說:“如今也有不少針對年長者推出的儲蓄保單,只要繳納單筆保費,就可以保護存款免受通貨膨脹影響。”
傳統儲蓄保單通常分爲教育保險和退休保險,投保期多從10年起跳,如今也有不少三年至五年的短期儲蓄保險。這類保單最吸引投資者的一點,是回報率相對較高。
儲蓄保險回報率風險相對高
取決于公司投資表現
目前,市面上的10年期儲蓄保單年回報率介于3%至3.5%,三至五年保單年回報率則介于2%至2.5%。
相比之下,市面上定存配套最高年利率約2%,儲蓄債券的10年期平均回報率則在2%至2.5%之間。
理財顧問網站MoneyOwl首席顧問張智明指出,雖然儲蓄保險的預期回報率通常高于定存和儲蓄債券,但後兩類産品有固定回報,儲蓄保險的回報率則取決于保險公司的投資表現,風險相對較高。
“一些投資者認爲儲蓄保險和定存一樣安全。事實上,如果保單關聯基金表現不佳,實際回報可能低于預期。因此,投資者應該詢問保險公司投資哪些基金,如果基金過去幾年都表現穩定,保單的實際回報才有望接近預期。”
一些分紅儲蓄保單(participating policy)的回報,分爲“保證”(guaranteed)和“無保證”(non-guaranteed)兩部分。MoneySmart.sg專欄作者林炜嘉指出,保險經紀經常強調保單有“保證回報”,令投資者覺得這個産品穩賺不賠。但實際上,如果保證回報低于繳交的保費總額,投資者仍然蒙受虧損。因此,在選購保單時要看清保單利益說明中哪些是保證回報,哪些是無保證回報。
根據星融整理的數據,東京海上人壽保險 (Tokio Marine)的退休保障配套(Retirement Secure)在同類産品中回報率較高,年回報率達3.5%。這份保單承諾在期滿時提供2.2%的保證回報率,以及最高4.4%的無保證回報率。
儲蓄
按需求將存款“分散”
儲蓄保單和其他保險産品一樣,是一項中長期承諾。多數保單要求承保人定期繳交保費,這相當于變相強制儲蓄,幫助個人實現長期儲蓄目標。
張智明提醒,由于得按時支付保費,在購買前要考慮好未來幾年內是否有購房或買車等重大開銷。如果因爲開銷增加被迫終止保單,就需要繳納罰金,可能得不償失。
他指出,儲蓄保單的持續時間通常爲10年至25年。相比之下,定存配套的周期僅爲三個月至一年,而儲蓄債券雖然投資時間長達10年,但投資者可隨時賣回給政府,且無需繳納任何罰金。
謝诏全建議公衆應根據個人需求,將存款投入不同的儲蓄計劃中,讓它們各自滿足特定需求。例如,若是幾年後就要買房的年輕情侶,更應該考慮靈活度高的短期保單或是定存配套。
一些儲蓄保單也爲特定情況豁免罰金。
本地保險公司Singapore Life去年推出的五年期儲蓄保單,就允許保戶在出現指定病症、結婚生子、購房或是遭裁退時,都可提取部分款項,無須支付任何罰金。
林炜嘉則提醒公衆根據需要資金的時間點(例如孩子上大學,或是自己退休那一年)選擇相應長度的保險計劃,以確保在要用錢時能提出所需資金。
此外,投資者也應留意保單派息是一次過付清或是分階段支付。
保險
若重視保障可選購定期保險
與定存與儲蓄債券不同,投入儲蓄保險的金額並非全部用于投資,有一部分是用來繳納承保費用。
林炜嘉說:“從投資角度來看,儲蓄保單不一定能帶來最高回報。如果投資者不需要産品提供的保險保障,這部分資金就浪費了。”
她認爲,如果投資者更重視儲蓄保險的投資功能而不是保險功能,應該查看相同金額若用于定存或儲蓄債券,可獲得多少回報,通過比較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如果投資者看中的是保單的保險功能,則要注意這類産品提供的保障多數是最基礎的類型,無法媲美標准壽險配套。”
作爲壽險保單的類型之一,儲蓄保單通常在承保人身亡時派發一筆賠償金。有些保單也涵蓋重大疾病狀況。職總英康(NTUC Income)的利休計劃(RevoRetire)除了死亡和意外死亡保障,也在承保人因意外受傷或疾病而致殘時提供殘障護理利益。
張智明指出,投資者的一個誤區是認爲儲蓄保單的保險功能越多越好。實際上,增加重大疾病等附加險(rider)等于增加保費成本,相當于間接壓縮整體回報。因此,在購買儲蓄保單時不應購買太多附加險。
分析師認爲,如果投資者更重視保單的保障功能,應直接購買定期保險或是意外死亡和重大疾病保險,以獲得更全面和完善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