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和巴士不僅更加便利,服務也更加可靠,吸引更多人改搭公共交通,其中巴士日均乘客量首次突破400萬人次。反觀德士服務,則因私召車盛行而大受打擊,去年的日均乘客量大幅度下滑17.6%。
陸路交通管理局昨天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的公共交通乘客量連續第14年取得增長,無論是地鐵、巴士或輕軌,去年的日均乘客量都增加。
地鐵去年的整體乘客量每天平均達330萬2000人次,比前年的312萬2000人次相比,增幅爲5.8%。
巴士乘客量則首次突破400萬大關,去年每天平均達到403萬3000人次,比前年的395萬2000人次多2.2%。
輕軌表現也不俗,從前年的190萬人次增加4.7%,去年每日平均達199萬人次。
私召車“搶客” 德士載客量四年連續遞減
德士方面則連續第四年下滑,去年的日均乘客量僅達到64萬7000人次,比前年少了17.6%。
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受訪時指出,德士業主要是受到Grab等私人召車服務“搶客”的影響,才會導致乘客量減少。
2014年和2015年的德士日均乘客量都超過100萬人次,2016年卻下滑至95萬4000人次。
德士乘客量逐年下滑,跟私召車脫離不了關系,但李德纮也不排除有部分乘客兩者都不搭,直接改搭公交,才會影響到德士乘客量。
“不過一般搭德士的人都對時間比較敏感,改搭公交的可能性不大,相信主要競爭對手還是私召車。”
至于地鐵和巴士的乘客量上升,李德纮認爲這兩者有一定的關聯性。
“過去地鐵表現欠佳,乘客不想搭地鐵,連帶巴士都不想搭,而是尋求開車或德士等其他解決方案。現在地鐵表現不差,大家開始考慮乘搭,不過不是每個人都住在地鐵站周圍,需要依賴其他公交方式抵達,這就帶動了巴士的乘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