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去年經曆了數次極端天氣——全島出現21.2攝氏度低溫;強雷雨爲北部帶來降雨與罕見冰雹;東海岸海面出現水龍卷,把帆船吹上陸地;強風造成林厝港地區農場遭到大面積損毀。美國政府公布的大型氣候報告指出,氣候變化確實存在,且幾乎肯定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若不大幅度削減碳排放,氣候變暖還會進一步加劇。
面對全球性的氣候變化課題,小國如新加坡的作用何在?身爲小國國民,個人和群體又如何應對?
去年底在波蘭南部城市卡托維茲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國家就《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差點談不攏,新加坡擔起協調任務,在促進各方共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大會(簡稱COP24)大會主席、波蘭副環境部長庫爾提卡的話說:“沒有卡托維茲的成功,就意味著巴黎(會議)不成功。”
在多邊氣候變化談判上,新加坡向來以“誠實中介”(honest broker)的身份,中立地帶領各方在艱難議題上達成共識。雖然COP24比原計劃遲一天結束,但與會各國最終順利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我國在推動全球氣候變化議題進程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代表新加坡的環境及水源部首席談判代表張俊興(51歲)日前接受《聯合早報》獨家訪問時,分享了我國在參與多邊氣候談判時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他說:“我們是小島國,對他國代表團不具威脅。其他國家也認識到,我們是一個可信賴的國家,長期在應對氣候變化課題上表現良好,言出必行……因此我們常被邀請擔任談判協調員,幫助各方達成共識。”
我國協助促進兩個關鍵談判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無論是因海平面上升面對“亡國”威脅的太平洋小島國,或是被視爲主要碳排放國的超級大國,每個國家在氣候變化會議上都會維護各自利益,不會輕易讓步。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去年在COP24結束後發表面簿貼文指出,我國在會議中協助促進兩個關鍵談判,分別涉及溫室氣體排放限制與碳信用額交易。他指出,這一成功來之不易,並對我國能參與推動複雜的談判、制定細則,感到欣慰。
除了我國談判代表,大會主席也邀請馬善高,同挪威的對等部長一起協助推進當時仍未達成共識、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部長級談判。
領導我國談判小組參與會議的張俊興補充道:“一些小島國的確面對生存威脅,他們會提出很極端且不實際的目標,並急切地想在短期內就看到成果,還反過來認爲我國制定的措施不足夠;另有一些發達國家則認爲,發展中國家應該做得更多。
“身爲立場中立的談判調解方,我們與挪威代表團共同聽取了各國說明後,做出最好的判斷。我們也嘗試讓談判各方看清大局,如果一方無法做出調整或妥協,整個議題進程都會受到影響。”
我國的談判小組由多個政府部門代表組成,自參與了2015年的COP21,也就是那場制定了曆史性的《巴黎協定》會議以來,便積極投入談判工作,推動協議的實施。
張俊興說:“在會議上,你能感覺到各國代表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已比較深切,大家看到了問題所在,也需要解決方案。問題主要來自于誰應該做什麽,須付出多少,落實行動的時間點等細節,這也是導致分歧的主要原因。”
自然農耕 把碳“鎖”在土裏
我國政府在國際舞台善用“中間人”的智慧,協助各國達成氣候行動共識;本地社群則積極實踐民間智慧,從個人做起,發揮群衆力量爲氣候變化帶來一絲轉機。
“城市農夫”鄧洪斌(63歲,退休者)堅信通過自然農作法,把碳“鎖”在土壤中,以此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鄧洪斌目前在本地首個農耕義工團體“聚友愛”(Ground-Up Initiative),位于義順卡迪地鐵站附近羅弄真查魯(Lorong Chencharu)的園地裏耕種。他日前帶記者參觀了所負責的農地,並介紹說,只要泥土逐步變成黑色,就能證明當中封存有二氧化碳。
鄧洪斌說:“這其實是腐殖質(humus)在發揮作用。它的形成過程複雜,植物吸收陽光,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經過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再經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産生的一系列反應後,産生泥土腐殖質。這也被視爲一種碳封存的過程。”
腐殖質能讓植物生長得更好,但這類黑土不能裸露,也不能使用化學肥料。如果耕種得當,普通泥土一般需約三四年就能達到“鎖碳”目的,變爲黑土。
鄧洪斌認爲,政府通過減排對抗氣候變化的同時,本地若能發起更多農耕活動,加大碳封存量,不失爲另一種解決方案。
對于這樣的堅持,他直言,“不樂觀,但還是要做”。
鄧洪斌近期也受邀到一所中學進行義務指導,協助校方設立菜園。他希望能借此把這類碳封存的做法傳授給年輕學子,讓自然農作的環保理念生生不息。
“聚友愛”將辦活動傳達氣候變化威脅
非營利組織聚友愛設有手作、農耕和教育三大部門,主要推廣園藝和農耕活動。
聚友愛成立10年來受到不少公衆推崇,吸引了不少同道中人參與活動。全職志願者協調員邱卉穎(28歲)認爲,農耕活動能讓人最直觀地體會到氣候的轉變。
她說:“近年來我們開始有點抓不准氣候變化的規律,蔬果的生長周期被打亂了。就好像每年12月是雨季,去年年底卻是炎熱幹旱天。”
邱卉穎也認爲,氣候變化的威脅其實離我們不遠,並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人們把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視爲己任,就能發揮群體力量,來應對必要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希望通過有趣的活動來傳達這一信息,吸引更多不太關注環保課題的公衆,一起加入愛護環境和地球的行列。”
“氣候對話”發揮群聚效應
老實說,我覺得很多本地人其實都很關心環境課題,只是他們不太懂得如何付諸行動,平時也不會談論它。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每個關注這個課題的人都認爲自己是孤立的,導致我們在對抗氣候變化上,始終達不到‘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
非政府組織“氣候對話”(Climate Conversations)創辦人之一的簡森(Chris Jensen,39歲)如是認爲。
通過對話了解現況
簡森建立平台讓人們交換意見,目的是要讓人們多談論各自喜歡和關心的事物。他說:“我們創造一個讓人們分享故事和發問的空間:到底什麽是氣候變化,我們能做什麽?爲什麽要有所行動?通過對話,我們更了解現狀;通過分享,我們了解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然後再來思考,氣候變化對個人或孩子意味了什麽,由此鼓勵參與者把擔憂化爲行動。”
他笑說,通常參與者談到一半,就能意識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糟。
“氣候對話”兩年前成立,至今已舉辦了60場活動,吸引了約400人參加。
簡森說,過去兩年來,組織所傳達的信息,讓公衆重新意識到團體力量不可忽視;它同時也是一座橋梁,讓公衆通過對話活動認識更多環保社群,並以此爲起點,爲對抗氣候變化盡一分綿力。
去年參加過一次“氣候對話”的李文儀(21歲,大三生)在活動後深受啓發,隨即加入了該組織的對話協調員培訓,今年1月在校內舉辦了同樣性質的對話活動。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修讀英國文學的李文儀說:“我雖關注環境課題,但以前不知道自己能貢獻什麽,直到朋友推薦了這樣一個活動讓我參加,當下我就覺得找到了組織。”
通過自己舉辦的校內對話活動,李文儀發現,原來大部分同學對氣候變化課題並不陌生。
她說:“他們在網絡上看過與氣候變化有關的視頻,加上從小讀書就接觸這個課題,大家都很清楚未來面對著什麽問題。不過,通過活動我發現,同學都認爲我們面對的問題太難解決,個人力量又太渺小,無法改變些什麽。但讓我欣慰的是,他們並沒因此沮喪。”
“零塑”影響可期
少用一個塑料袋或一次性餐盒,雖無法放慢地球越來越熱的步伐,但有人相信,杜絕使用塑料袋或一次性餐盒,是長期對抗氣候變化挑戰的關鍵第一步。
紀詩慧(37歲,項目總監)和陳慧婷(20歲,大學生)年齡相差17歲,但兩人的環保行動卻十分相近——前者自稱“打包女孩”(tabaogirl),出門在外必自備容器,拒絕使用塑料袋或一次性包裝;後者則設立取名爲“nocarrierpls”(意指謝絕塑料袋)的專屬賬號,上載自己如何避免使用不環保的包裝。
兩人在兩年前開始通過社交應用Instagram發揮影響力,分別擁有3000多名關注者。
紀詩慧說:“要跟人談論氣候變化課題很難,因爲它包含了很多大概念。但民以食爲天,我覺得食物或許能成爲這個課題最直接的切入點,人們也更容易理解。”
紀詩慧除了拍下自備容器打包食物的照片,也記錄每一次省下的塑料包裝,以照片說明自己的環保行動。
她說:“之前有人跟我說,我的付出是沒有意義,也沒有證據能證明這樣做有用,所以我決定記錄每天如何自備容器,同時又省下了多少即用即丟包裝。”
“試想,如果這樣一份清單乘以400萬人,那會是怎樣的規模?如果一個人的行爲可以引發其他人的好奇,促使他們去了解並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小改變,而只要更多人相信這樣的改變是有可能的,就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陳慧婷認爲,不使用塑料袋並不會逆轉氣候變化趨勢,但人們一旦改變了行爲習慣,就會更具環保意識,久而久之,就會改變其他生活習慣。
她也說:“塑料袋雖然只是整體環境和氣候挑戰中的一部分,但如果消費者都群起罷用塑料包裝,那應是最容易改變業者經營思維模式的方法,以此推動大環境的改變。”
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措施
部分資料來源: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
■紅樹林保護與修複
有研究證實,本地紅樹林中儲存約45萬公噸碳,相當于62萬名國人每年制造的碳排放量。
國家公園局特別針對紅樹林開展保護和修複工程,如德光島沿海地區,並在馬西嶺公園西部種植1000多株紅樹林樹苗。
■實施碳稅
減少碳排放的碳稅政策已生效,從今年起至2023年,約40家碳排放大戶今年須繳交每公噸5元碳稅。政府最終計劃最遲在2030年將每公噸碳稅上調到10元到15元。
■鞏固基礎建設
·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地面將比平均海平面高出5.5公尺;墊高沿海地區低窪馬路;沿海增建海牆和使用土包袋。
·爲減低烏節路一帶淹水隱患而建的史丹福地下儲水池和分水渠,去年正式投入運作。
·確保地鐵站、機場、港口和電力站等主要基礎設施具防洪能力。
·避免地鐵軌道受高溫影響。
■改善建築環境
2030年綠色環保建築須占所有建築的80%;提升大樓節能性。
■減少用車的交通系統
2030年公共交通使用量達75%;鼓勵騎腳踏車和步行;提高車輛燃油效益;試用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