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聲說:“很多人在處理全球化弊端時,只專注在資源再分配和解決不平等問題,卻忽略了社會流動性問題。我認爲後者才是更重要、且更難解決的問題。”
反全球化情緒在世界各地迅速擡頭,貿工部長陳振聲說,化解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不只是要解決不平等的問題,還要加大力度幫助社會底層人士向上流動,讓他們可以憧憬更美好的未來。這包括加大對職工的再培訓,以及爲工人制造更符合未來産業的工作。
陳振聲昨早出席第二屆新加坡—法國經濟論壇,並就全球經濟所面對的困境發表講話。
他說,通訊科技、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機器人技術、供應鏈優化,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進步,正對全球生産與消費模式造成巨大沖擊。對一些國家而言,科技發展和全球化確實帶來正面影響,但對一些個人來說,尤其是“中間群體”,他們卻未必能從中得到太多好處。
陳振聲說:“我不覺得問題出在全球化本身。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有效處理因全球化而帶來的必要調整,以及如何重新分配全球化的紅利。”
他認爲,政府必須展現政治決斷與魄力,加大力度投資于人民的再培訓,以及改變我們的教育與培訓體系,向民衆灌輸終身學習、持續培訓的理念。
“很多人在處理全球化弊端時,只專注在資源再分配和解決不平等問題,卻忽略了社會流動性問題。我認爲後者才是更重要、且更難解決的問題。”
“我們要給國人希望和信心,給他們新的技能,讓他們可以憧憬更美好的未來。”
此外,政府也要重振我國的工業體系,重塑生産及供應鏈,以更好地同全球價值鏈挂鈎。
陳振聲說:“政府的産業政策不應該是保護本地工業免受改變,而是要通過創新科技和新的商業模式,爲人民打造新的就業機會。”
目標是要制造 符合未來産業的工作
“我們的目標是要制造符合未來産業的工作,並確保本地職工有必要的技能,來擔任這些職務。”
陳振聲坦言,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沖擊,部分國人可能希望政府關上大門,保護本地工人的工作。他表示,我國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治中心,有勇氣向人民說實話,帶領人民走上正途。
他警告,如果廣大的中間群體的生活得不到改善,民衆可能更容易被民粹主義思想影響。他擔憂若沒有一個強大的政治中心,政府將無法制定艱難但必要的長遠決策,國家就可能陷入不斷倒退的惡性循環。
所幸的是我國勞資政三方有非常緊密的關系,政府可以寄望企業和工會給予最大的支持。
在昨天的提問環節,有與會者提出,中美鹬蚌相爭,中國被迫擴大開放,新加坡和其他小國其實能從中得利。
對此,陳振聲說,新加坡和亞洲國家不能有這種僥幸心理。
“中美爆發貿易摩擦,可能導致全球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失去信心,減少投資,並采取觀望態度。這可能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陳振聲說,貿易戰已經影響全球價值鏈,新加坡必須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全球生産環境。
新加坡—法國經濟論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法國經濟智囊團Le Cercle des économistes,以及新加坡經濟學會聯辦,旨在探討全球經濟問題以及亞歐之間的合作關系。上屆論壇在2016年舉行。
我國聯手澳日制定數碼經濟新規則
我國正同澳大利亞和日本合作,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推動制定關于數碼經濟的新規則。
貿工部長陳振聲說,全球經濟正經曆深刻變化,數碼和數據化經濟的崛起改變了全球生産體系,將各國聯系起來,縮小了各國間的距離。
不過,這也意味著原有的全球貿易系統必須改革,制定新規則來規範這個新領域的發展。
在今年1月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我國就攜手澳洲和日本,開始就電子商務的條規進行商討。
陳振聲說:“我們不能再用舊思維和角度來看待新科技。以數據爲例,它的使用和消費並不是在做減法。相反的,數據的應用會帶來新的價值,制造新的産品和服務。”
他呼籲各國制定強大公平的仲裁制度,維護新的數碼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