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指出,去年共1565起的新增病例中,81.3%(1272人)的患者出生于我國;男性患者占了67.5%(1057人);年齡在50歲或以上的患者則占了72.2%(1130人)。
新加坡居民當中,去年共有1565起活躍型結核病的新病例,略高于2017年的1536起。新增病例中仍以較年長者和男性爲主。
昨天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衛生部發表文告,說明我國結核病的最新情況。
衛生部指出,結核病在我國屬于流行病,潛伏型結核病感染者在本地也並不罕見。其中,較年長群體的發病率高達三成,這是由于結核病自上世紀70年代就在我國普遍存在。
我國結核病發病率近年來基本持穩,去年共出現1565起新病例,意味著每10萬人中有39.2人患病。相比之下,2017年和2016年的新病例分別爲1536起和1617起。
去年新增病例中,81.3%(1272人)的患者出生于我國。此外,男性患者占了67.5%(1057人);年齡在50歲或以上的患者則占了72.2%(1130人)。
但患者中也不乏年輕人,年齡在9歲及以下的孩童當中,去年就有一人罹患結核病,10歲至19歲的青年患者也有34人。
若不嚴格遵守全套療程 病情複發或加劇概率更高
衛生部強調,活躍型結核病的全套療程需時六到九個月,如果是耐藥型結核病更可長達24個月。“倘若患者不嚴格遵守治療方案,如按時服藥,則病情複發和演變成耐多藥型結核病的概率更高。
我國去年就出現127起複發病例,其中87.4%(111人)的患者出生于我國。與此同時,有四起耐藥型結核病的新病例,其中兩人也是本地出生。
衛生部說,盡管耐多藥型結核病在本區域較盛行,但我國必須在全國結核病控制計劃下,強調患者須遵從治療,以將此類病例的數量維持在較低水平。
當局認爲,直接觀察治療(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是監測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及確保他們堅持治療的最佳方式。這既是爲他們的健康著想,也減少結核病在社區傳播。
直接觀察治療指的是讓結核病患者在醫療人員的監督下服藥,所有綜合診療所都提供這類治療。患者若因年齡或體弱,無法前往診所服藥,新加坡消滅結核病計劃也提供上門施藥服務。
衛生部說,家人、朋友和同事所給予的支持和鼓勵,對于確保結核病患者成功完成治療至關重要。
“雇主也可盡一分力,允許員工靈活調整工作,以便在白天接受直接觀察治療。遵從和完成治療不僅有益于患者,還可保護其家人、工作場所和社區免受感染。”
出現活躍型結核病症狀的人,例如咳嗽超過三周,也應及早就醫,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衛生部說,被診斷患有活躍型結核病的人會立即接受治療和休病假,而一旦治療開始,患者會迅速地不再具有傳染性。因此,其工作場所或學校不會有進一步感染的風險,無須關閉。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若患上潛伏型結核病,也不具傳染性,可照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