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民間團體和機構將攜手設制一個環保數據地圖,協助成員更有系統地記錄和掌握全島亂丟垃圾的情況。
由22個民間環保組織、社會機構以及學生興趣小組合作成立的環保領袖網絡,將率先加入這個垃圾數據收集計劃。數據地圖預計今年第三季啓用,同時也開放讓公衆登錄使用。
環保領袖網絡計劃由公共衛生理事會推出,並獲得國家環境局和國家公園局支持;理事會也負責領導環保數據地圖計劃。
公共衛生理事會執行理事長陳時文昨天(4月28日)在“保持清潔,新加坡!”(Keep Clean, Singapore!)運動的開幕儀式上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環保數據地圖已初步成形,待正式推出後,環保領袖網絡成員和一般公衆,在完成撿垃圾活動後,都能上網記錄和浏覽所撿到的垃圾資料。
他說:“這包括垃圾種類、地點和重量等。這些數據能讓我們了解環保領袖網絡的不同成員在哪些地點活動,大家活動的次數有多少。如果有人在某個地點撿到很多垃圾並記錄下來,但環保領袖網絡的成員又很少出現在那裏,他們就能根據這些信息更好地安排相關活動。”
陳時文也認爲,成立數據庫後,理事會和環保領袖網絡成員可進行分析,並作成報告,協助有關當局的工作,甚至在制定政策或計劃上都能發揮一定作用。
爲期一個月的“保持清潔,新加坡!”運動昨天拉開帷幕。公共衛生理事會此次同時發動三項環保計劃,讓注重和維持環境衛生的意識深植社區和鄰裏間。
據粗略統計,本地大大小小環保團體至少有100個。陳時文說:“有些團體規模小,注重的課題也很有特定性,如他們只關注生物多樣性或塑料制品。因此我們想通過成立和不斷擴大環保領袖網絡,召集更多不同特性的環保團體,一起來維護環境衛生。”
環保團體“垃圾英雄”是首批加入環保領袖網絡的成員。創辦人之一的楊豔梅(34歲)說,大家可通過這個平台互相學習,避免活動安排重複,也可以結合力量發揮更大的號召力。
除了成立環保領袖網絡,公共衛生理事會也推出環保可持續模範區(Sustainable Bright Spot)的長期計劃,通過提高環保意識、委任模範區大使等做法,鼓勵鄰裏上下一起行動,保持社區環境清潔。
目前,全島共有12個環保可持續模範區,它們主要由各分區的居民委員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