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新加入的三個音樂領域相信可以爲學生提供探索和體驗更廣闊音樂類型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今後的表演和創作中展現更多樣化的音樂內涵。
教育部修訂O水准音樂類課程提綱,在原本要求學生修讀亞洲音樂和西方古典樂的基礎上,加入爵士音樂、流行音樂以及多媒體音樂的課程內容。
新課程大綱于今年初已開始實施,適用于修讀四年音樂特選課程(Music Elective Programme,簡稱MEP),兩年強化音樂課程(Enhanced Music Programme,簡稱EMP)和兩年O水准音樂考試課程(O-Level Music Course)的學生。在此大綱下的第一批學生將于2020年迎來O水准音樂及高級音樂會考。
新加入的三個音樂領域相信可以爲學生提供探索和體驗更廣闊音樂類型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今後的表演和創作中展現更多樣化的音樂內涵。
除此之外,修訂後的大綱利用科技強化音樂學習。學生可學習使用數碼音頻工作站來錄音、混音及制作音樂,將所學運用于實踐,同時更加了解現代音樂的流行及創作趨勢。
教育部表示,擴充後的課程大綱爲學生在中學之後的音樂旅程鋪路,開辟更多可能性。同時,此項修訂也將爲新加坡的創意藝術領域,例如音樂制作、動畫及電影、數碼媒體等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晚在第三屆獅城青年爵士音樂節(Lion City Youth Jazz Festival)閉幕音樂會上宣布上述消息。他在致辭中指出,通過新課程大綱,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音樂類型並珍惜它們,除了學習經典的作品和代表音樂家外,也不乏可以學習更多小衆和本土化的音樂知識。
“同時,我們也會持續將本地藝術形式納入教學大綱,在具有本土精神的時代,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藝術形式。”
受新課程大綱影響,目前在新加坡女子學校修讀O水准音樂課程的中三生淩皓玉(15歲)受訪時告訴記者,當初是單純懷著對音樂的熱情選修課程。
“我大概知道大綱內容有變動,但不清楚具體情況,選修課程是希望能幫助我提升音樂修養。”
她的同學林巧義(15歲)也說,課程僅開始4個月,她暫時還沒有較深的體會,不過已在課堂上嘗試用電腦軟件制作歌曲,感到非常有趣。
“現今社會越來越多人使用多媒體工具制作音樂,我覺得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很有必要。”
同樣就讀中三的楊雪音(15歲)提到,她們學習上世紀60年代的流行音樂並嘗試用不同的樂器重新編曲,挖掘歌曲隨著時代變遷的可能性。
“這些流行音樂其實耳熟能詳,但直到現在我才知道它的創作背景和過程,覺得非常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