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報道
我國總理李顯龍指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雖發布了聯合公報,卻未能在環境問題、多邊體系和中美摩擦等核心課題上取得顯著進展,令人擔憂。
第14屆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昨天下午落幕,成員國在閉幕會議上通過了“大阪宣言”,即峰會的聯合公報。
李總理昨天結束日本之行,在接受隨行新加坡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他對于聯合公報的看法。他認爲,聯合公報只是一種辭令,記錄了各國能夠達成共識的內容,以及所有人都願意接受的立場。
但他指出,他並不認爲此次峰會在核心課題上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課題包括環境問題、多邊體系,以及中美在雙邊貿易和其他領域的摩擦。“事實上,與去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相比,各方立場更爲強硬。”
李總理也說,與四五年前相比,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G20領導人峰會上雖然也會湧現不同觀點,但主要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如今,這些分歧甚至存在于發達國家之間。
他指出,美國很大程度上已走上自己的道路,其他國家在許多課題上的立場也不一致。例如,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對歐洲人而言尤其關鍵,因爲他們把該課題作爲一個政治旗幟來站隊。
李總理說,G20面臨的是非常難以解決的課題,他不認爲這些課題可通過峰會解決,但希望各方能通過峰會,至少了解彼此的立場,假以時日達成更廣泛的共識。
他也說,在貿易課題上,盡管少數國家對多邊貿易體制持保留態度,但許多領導人仍強烈贊成改革世界貿易組織,“以加強和維護這個我們所依賴的體系”。“這是有幫助的,它雖然沒有足夠力量將我們推過終點線,但至少推動我們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針對新加坡和亞洲其他國家能如何維護多邊體系,李總理也提出了兩點。
首先,促進亞洲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如我國努力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早前簽署並希望在今年生效的歐盟—新加坡自貿協定(EUSFTA)。
其次,各國應致力于新合作領域,如數碼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該協定涉及資訊科技與網絡課題、數據標准、信息交換、數據與隱私保護,以及網絡安全合作。
我國也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例如,與新西蘭和智利合作制定DEPA,也與荷蘭有類似雙邊合作。李總理說:“倘若能取得某種進展,那以之爲核心,我們可以影響全球規範的走向。”
李總理也提醒,國人須爲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心理准備。
“日後將有許多曲折起伏,和一次又一次響起新警鍾。每當逢凶化吉時,我們會感到寬慰,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將出現進一步的轉折。我們必須做好心理准備,並自我防衛以渡過這段不確定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