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局指出,配合市鎮會爲組屋外牆進行的維修保養工作,建屋局每年也會爲獲選組屋進行審計檢查,一般著重于檢查有更多外牆裝置的組屋。若發現牆壁灰泥出現裂縫或是磚塊凸出等情況,就會通知市鎮會進行整修。
爲進一步確保組屋外牆結構符合安全標准,除了市鎮理事會負責外牆維修保養,建屋發展局每年也會爲其中約1000棟獲選組屋的外牆進行審計檢查。一旦查出外牆有任何缺陷,當局會通知市鎮會進行整修。
本地近幾年來發生好幾起與組屋外牆有關的意外事故,例如勿洛水池路第634座組屋去年11月有上百塊紅磚外牆的磚塊剝落;白沙去年中則有約3米長的鐵制外牆裝飾從組屋八樓頂層脫落墜下;去年2月也發生一塊約2米長的石灰板從東陵福路組屋10樓的外牆剝落墜下的意外。所幸,這幾起事故都沒有導致任何人受傷。
但組屋結構的穩固性令人關注,尤其是組屋逐漸“老齡化”。
建屋局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市鎮會定期爲組屋外牆進行外觀檢查(visual inspection),必要時會聘請符合資格的專人跟進情況,進行所需維修。
配合市鎮會爲組屋外牆進行的維修保養工作,建屋局每年也會爲獲選組屋進行審計檢查,一般著重于檢查有更多外牆裝置的組屋。
老舊組屋檢查更頻繁
若發現牆壁灰泥出現裂縫或是磚塊凸出等情況,他們就會通知市鎮會進行整修。
建屋局也會爲所有歸他們管理的現有建築定期進行結構檢查,以確保結構符合安全標准。建屋局說,這些強制性檢查以主要建築的結構穩固性爲主,包括檢查建築的梁柱結構。
以住宅大樓爲例,檢查一般由專業工程師每隔10年進行一次,這也是按照建築管制法令進行的檢查。
至于較老舊的組屋(30年或更早之前建造),當局會采取更嚴格的檢查程序,每五年檢查一次。
荷蘭—武吉班讓市鎮會受詢時說,市鎮會管轄範圍內有約300座屋齡30年或以上的組屋。在市鎮會負責管理産業的人員,每隔半年會爲這些組屋的外牆進行一次外觀檢查。必要時,市鎮會團隊、建屋局和符合資格的專人會合作進行整修。
一般會出現的缺陷瑕疵包括外牆石膏、磚塊、磚片等裂開、不見、凸出等。外露的水管或排氣管可能移位,外牆上也可能長滿雜草或黴菌。
惹蘭勿刹市鎮會負責管理超過380座屋齡30年或以上的組屋。
市鎮會人員會在進行例行檢查時,注意建築是否有結構缺陷或出現瑕疵的迹象。他們也會每半年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看石膏或混凝土上有沒有看得見的裂縫、移位或腐蝕迹象。
另一方面,所有市鎮會每隔七年也會爲組屋進行重新裝飾的工作,一般包括爲外牆上漆、整修公共空間內剝落的混凝土和處理外牆滲水的問題。
專家:建築結構狀態比建築年齡更重要
專家提醒,建築結構狀態比建築年齡更爲重要,業者應該注意建築各結構是否有裂縫、變形、滲水等情況,並及時整修,以免影響建築的適用性。
爲確保本地建築維持良好的保修,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李智陞去年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上就透露,建設局會與業界協作推出外牆檢查工作准則,加強研究工作以開發更有效率的檢查方式。建設局也將與建屋發展局爲建築外牆開發無人機檢測系統。
新加坡工程師學會土木與結構工程委員會會員黃秋傑受訪時指出,建屋局采取的現有建築結構檢查作業是充足的。
他說:“工程師一般會檢查建築的橫梁、柱子、厚板(slab)等關鍵部分,看各部分有沒有出現裂縫及變形等損壞或值得關注的情況。”
他說,工程師也會檢查建築結構是否進行過未經授權許可的修改工程。
黃秋傑說,工程師就必須評估這些情況是否應該關注,若需要關注,必須進行哪些修正工作。
“這類變形或裂縫大多時候都屬輕微而且是針對某部分的情況,不會突然嚴重影響大樓穩固性,所以工程師會有足夠時間檢查並進行必要修正。”
新加坡咨詢工程師協會發言人則指出,建築結構若出現明顯的變形、裂縫或損壞,就應該向管理層通報,同時進行額外檢查。
他說,嚴重的結構缺陷會影響建築的適用性,甚至造成坍塌。
業主尤其應該注意,建築外牆結構是否有裂縫或變形、外牆上任何東西移位或滲水,這都能顯示出損壞程度。
發言人說,建築結構狀態比建築年齡更爲重要。如果較舊建築狀態良好就完全不會有問題。反觀,較新建築如果結構情況惡劣,就須要進行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