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者主要是政府醫院和綜合診療所,隨著更多家庭醫生加入聯網系統GPConnect後,他們通報的案例也顯著增加。衛生科學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強調,不良反應報告增加並不代表醫藥産品變得更不安全。
吃了藥後皮膚過敏、眼皮腫脹,甚至有人肝腎衰竭,本地有越來越多人服用藥物或注射疫苗後,出現意想不到的不良反應,這樣的事件過去至少五年都呈上升趨勢,去年跟前年相比更是激增12%。
衛生科學局在5月份發表的《不良藥物反應》期刊中透露,去年接獲的2萬5001起不良藥物反應報告,比2017年的2萬2278起多了超過2500起,相比之下,之前每年增加數百起。
引起不良反應的絕大部分是包括生物制藥在內的西藥,占98.1%,其余是疫苗和包括中成藥在內的輔助保健品,各占1.4%和0.6%。出現不良反應的病患中,女性占六成,年過六旬的年長病患占28%。
通報者主要是政府醫院和綜合診療所,隨著更多家庭醫生加入聯網系統GPConnect後,他們通報的案例也顯著增加。
不代表醫藥産品更不安全
衛生科學局回答《聯合早報》詢問時強調,不良反應報告增加並不代表醫藥産品變得更不安全。
“我們鼓勵醫療從業員積極向我們反映那些可疑的不良反應病例,好讓我們探究值得注意的趨勢。這些不良反應報告可能包括已知的反應,而且未必是因爲産品造成,有時也跟服用者的身體狀況有關。常用藥品的不良反應報告可能更多,因爲有大量病患服用。”
讓病患身體不適的藥物中,有常見的止痛藥成分撲熱息痛(paracetemol)、常見消炎退燒藥成分布洛芬(ibuprofen)、抗生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
其中,又以名爲複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coamoxiclav)的抗生素位居榜首,有1900起報告都跟它有關,包括常見和不嚴重的副作用如皮疹、臉腫和腹瀉。但也有一些病患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比如皮膚潰爛的史蒂芬強森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過敏性休克甚至肝腎衰竭。
疫苗方面,去年有340起跟疫苗有關的不良反應報告,其中七成患者是12歲以下兒童,最主要的是注射各類小兒疫苗後出現的驚厥(或稱抽搐)以及注射部位出現過敏反應、紅疹甚至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等。
該局解釋,有關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數量,跟疫苗包裝內夾帶的說明書和醫學報告中提到的副作用出現頻率一致,“疫苗用來保護病患免受致命傳染病威脅的益處,仍舊大過它的風險”。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傳統藥物,去年就有148起是跟輔助藥物有關,其中42%是含葡萄糖胺(Glucosamine)引起的過敏,如紅疹和瘙癢。
雖然沒有增加趨勢,但衛生科學局還是提醒消費者,注意一些添加了未經申報強效成分的輔助類藥物如保健品和中成藥,因爲這些藥物可能打著“純天然”的旗號。單是去年,就有七起報告是這種情況,這些病患遭受嚴重的副作用如庫欣綜合征(Cushing’s syndrome)和腎上腺危機(adrenal crisis)。
去年12月,該局對有人食用據稱可降血糖血壓的向天果(mahogany seeds)後出現肝損傷發出警醒。上個星期,衛生科學局發文告說,一名本地女嬰搽了從馬來西亞中醫診所購買的無名尿布膏後,出現庫欣綜合症,罪魁禍首就是尿布膏(diaper cream)裏的強效類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