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指出,本地醫療開支越來越龐大,全國醫療支出在2010年至2016年幾乎翻倍增加。他說,須提早計劃以確保醫療支出是可持續的,而我國已開始朝未來的醫療轉型之路邁進。
社區醫院是我國醫療領域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所扮演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昨晚在聖路加醫院慈善籌款晚宴上致辭時指出,本地的醫療開支越來越龐大,全國醫療支出在2010年至2016年幾乎翻倍增加,從110億元增至210億元,政府直接提供的醫療津貼也從26億元增至56億元。
王瑞傑說:“我們必須提早計劃,以確保醫療支出是可持續的,我們已經開始朝未來的醫療轉型之路邁進。”
他指出,政府積極鼓勵國人注重健康、活躍生活,而這方面已開始看到成果。
根據2018年的全國營養調查,國人的營養質量有所進步,如今會吃更多全麥食品、水果和蔬菜,減少吸取脂肪;共有超過80萬人參加去年10月開始的第四季全國健步大挑戰,人數是第一季時的四倍。
除了鼓勵國人活得更健康,政府也積極增建醫院並提升醫療方式。然而,急症醫院(acute hospital)的服務並無法完全應付日益增加的慢性疾病患者,我國必須從短期、偶發性護理轉向以人爲本的長期性護理,其中包括把醫療護理從醫院延伸到社區。
王瑞傑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在病人熟悉的環境中,爲他們提供更靠近住家的護理。”
爲加強社區護理所提供的基層和中長期護理服務,政府將會在2030年前,把本地的綜合診療所從目前的20家增加到約30家,政府已在去年推出基層醫療護理網絡計劃(Primary Care Networks,簡稱PCN),讓參與的私人診所可共用一組護士與護理協調員並共享資源,爲社區內的慢性病患提供更全面的醫療護理。
王瑞傑說:“提供中期護理的社區醫院將會繼續成爲我們醫療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社區醫院,包括由社區夥伴營運的醫院如聖路加醫院,將會在未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指出,衛生部在2018年讓情況穩定的病人可以直接從急診部入住社區醫院,同時可以使用終身健保,這讓病人可以無需入住急症醫院就獲得合適的護理。自去年7月以來,已經有超過300名病人從這個直接入院的措施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