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的“熱點區”人行道下來將加快擴建,道路上也將鋪設減速條,並設置明確的警示標志,提醒個人代步工具使用者放慢車速,促進他們和行人和諧共用道路。
此外,各市鎮也會著手改善區內的活躍通勤設施。到2030年,全島的腳踏車道網絡將延長到現在的三倍。
交通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藍彬明醫生昨天在國會針對個人代步工具(簡稱PMD)安全問題發表部長聲明時,宣布上述消息。
他指出,至今完成注冊的電動踏板車共9萬輛,隨著更多國人采用這類新通勤方式,電動踏板車的數量料會上升。“爲應對不斷增加的需求,我們將擴大活躍通勤設施改善計劃,及加快在經常發生事故的熱點區實行。”
藍彬明指出,政府將在下來幾年,投入約5000萬元,改建“熱點區”的基礎設施。這包括擴建人行道、安裝明確的警示標志及減速條,以減慢PMD使用者的車速。他說,陸路交通管理局將同各區議員和居民合作,確認哪些基礎設施需要改善。
另外,宏茂橋市鎮將成爲本地首個步行與腳踏車市鎮。
藍彬明提到,宏茂橋市鎮的腳踏車網絡在2022年建成後,將長20公裏,並安全和無縫地銜接住家與地鐵站、巴士轉換站和宏茂橋城(AMK Hub)。幾乎所有宏茂橋主要道路都將有並行的腳踏車道。
他補充道,宏茂橋市鎮將設有親行人和腳踏車騎士的設施,例如腳踏車斜道、腳踏車道漆上顯眼的紅色,以及在巴士站附近設“行人優先區”等。
藍彬明透露,在建設腳踏車道時,由于宏茂橋第22街、41街、43街和61街的人行道不夠寬,陸交局決定把部分車道空間取回。這包括縮減車道寬度,或完全取回整條車道。爲了確保能建設安全和連接良好的腳踏車道,藍彬明強調,這個舉措“是必要的”。
宏茂橋工程將在未來三年內完成。有關當局將陸續在其他市鎮落實類似計劃。藍彬明說:“宏茂橋將是每個市鎮能期待成爲的一個例子。”
他也宣布,本地目前的腳踏車道長440公裏,到2025年,腳踏車道網絡將延長到750公裏,到2030年,則會是現在的三倍。
陸交局也將把現有一些車道改建爲腳踏車道。一些新發展地段,如甘榜武吉士、登加和兀蘭北岸區,道路兩側將建設腳踏車道。私人住宅區和工業區日後也可建有新的腳踏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