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獎章
李思敏 leesimin@sph.com.sg
余福金是著名慈善家、已故公益金創辦人余炳亮博士的幼子,自幼常跟隨父親的腳步,長期耳濡目染下決定投身公益事業,延續父親樂善好施的精神。何品則在教育界活躍將近40年,2015年初卸下教育總司長職務後,擔任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董事主席,並兼任教育部顧問。
一位是熱心助人的“慈善先生”,一位是倡導本地雙語教育的幕後人士,慈善理事會主席余福金博士和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董事主席、教育部顧問何品不遺余力推動公益和教育領域發展,今年分別獲頒殊功勳章和功績獎章。
余福金是著名慈善家、已故公益金創辦人余炳亮博士的幼子,自幼常跟隨父親的腳步,長期耳濡目染下決定投身公益事業,延續父親樂善好施的精神。
會計師出身的余福金涉足多個領域,不僅協助成立社會服務培訓學院,也帶領慈善理事會團隊加強慈善機構的監管框架。
余福金父親34年前
也獲頒殊功勳章
他在1997年至2002年期間擔任官委議員,也曾擔任公共交通理事會、國家福利理事會等多家機構的主席和委員。
他也多次挺身而出,處理棘手和備受爭議的問題。這包括2005年全國腎髒理事會(NKF)爆發濫用善款的醜聞時接手進行整頓,在耕耘多年後逐漸重建公衆對NKF的信任。
余福金受訪時對于獲頒殊功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感到榮幸。“特別是因爲我的父親也在1985年差不多相同年齡時獲頒同樣的肯定。”
盡管已到退休年齡,不過余福金絲毫沒有停下來的念頭,他透露接下來會積極推動活躍樂齡方面的工作,也希望能幫助低收入或不健全家庭的孩童。
何品則在教育界活躍將近40年,她最初在國家初級學院執教,過後被調派到教育部總部及學府的不同崗位。她的表現卓越,2009年受委任爲教育總司長。
何品在擔任教育總司長期間,推出不少對本地教育界有深遠影響的措施。
向來倡導雙語教育的何品,曾在2010年領導母語檢討委員會。在該委員會的建議下,學校側重教導學生活學活用母語,以求達到“樂學善用”的效果。此外,何品對全國小學推行英文學習與閱讀策略計劃,也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監督“21世紀技能框架”的落實,爲教育部拓展全人教育奠定基礎,何品在教育部鞏固對品格與價值觀教育的重視,也扮演關鍵角色。她在2015年初卸下教育總司長職務後,擔任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董事主席,並兼任教育部顧問。
何品受訪時說,能夠獲頒功績獎章(Meritorious Service Medal)深感榮幸,她也代表本地教育系統所有教職人員接受這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