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私宅價格起,發展商毛利率卻反而下跌。
仲量聯行發表一份報告指出,過去18個月來土地價格上揚40%,同時期私宅價格漲幅卻不如預期,此消彼長之下,發展商毛利率(gross margin)遭擠壓,如今只達6%至8%,甚至有私宅項目以低于回本價格賣出,根本沒有賺頭。
該報告分析近期推出的29個私宅項目顯示,一些項目如Riverfront Residences、迎昕園(The Gazania)、綠意庭(Parc Komo)、悅湖苑(The Florence Residences)、The Addition和Kent Ridge Hill Residences等,售價幾乎等于回本價。
其中,The Addition售價還低于回本價,意味著該項目是虧本賣出。這個項目位于麥耶巴齊智亞路(Meyappa ChettiarRoad),毗鄰波東巴西地鐵站,原來是私宅項目Apartment 8,發展商豪利控股(Oxley)在2017年以2153萬元收購的項目,回本尺價估計約1780元。項目現在平均銷售尺價約1768元。
毛利率表現最好的是位于澤維士路(Jervois Rd)的高檔私宅Petit Jervois,銷售尺價超過2800元,回本尺價則爲2100元,毛利率估計33%左右。
仲量聯行報告是根據一般建築成本和銷售費用進行估計。它強調,報告數據只是預測,未必能准確反映個別項目盈利表現。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研究部主管林若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表示,發展商一年多前高價買地時,原本預期房價會漲至少兩成,結果卻碰上政府出台房地産降溫措施,房價漲幅遠遠落後于土地價格漲幅。
她說:“當前情況對發展商極具挑戰性,因爲土地成本占總開發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在支付高昂土地成本後,他們已很難提高項目利潤。”
市區重建局最新數據顯示,第二季整體私宅價格指數環比上揚1.5%。從2017年至今,私宅價格指數從138.7上揚至150.8,累計漲幅8.7%。
不過,林若君指出,同時期土地價格平均漲了40%,顯著高于私宅價格漲幅。
談到當前樓市情況,她表示私宅供需情況大致良好,私宅供應足以滿足下來五年的買家需求。只不過許多項目幾乎都在同一時期推出,又必須爭取在五年期限內賣完單位,導致項目之間的價格競爭更趨激烈。她說:“我相信擁有優越地理位置項目的發展商,仍能夠更好地利用這個優勢,取得良好利潤。”
至于其他項目,她呼籲發展商卯足全力,設計出更具特色和富有現代創意的項目,以滿足買家需求,從而在當前擁擠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較長期而言,她仍看好本地樓市發展,認爲專業服務領域就業人數增長強勁,以及新加坡保持它作爲亞洲樞紐和企業區域總部的地位,將有助樓市中長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