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爲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遊連年遭災,黃河下遊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曆史最高。
是時,義和團起,帝國主義乘機瓜分中國,俄國獲得了東北地區大量特權,而日本經過日俄戰爭,迫使俄國把特權轉讓給日本。
闖關東從文化的角度看,中華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固守一畝三分田,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靜生活。
要做一個離家的遊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與開拓,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闖關東,作爲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等地區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清入關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嚴禁漢人進入東北“龍興之地”墾殖——頒布禁關令。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
滿人傾族入關,關東人口劇減,借口“祖宗肇迹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
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余公裏“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湧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爲中原文化對東北固有文化的“影響”,受到“封禁”的人爲幹擾,那麽,在開放的曆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使得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在遼闊的關東得到了並存。
爲維護東北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
這期間,關內和關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驟然停止,其實也是清政府閉關自守的一種體現。
公元1855年,一場罕見的水災襲擊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大水沖垮了大運河,漕運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運生存的人們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生計困難。
加上晚清時期的各種苛捐雜稅,進入土地相對遼闊,人煙相對稀少的關外地區,成了當時破産農民的一個自我救贖的主要途徑。
闖關東的人以山東人和河北人居多,從清初到民國年間,內地闖關東的人數達到了3000萬人次,多數是因自然災害和戰亂而迫于生計的人們。
他們從內地到關東需要克服種種困難,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他們鑽山林、涉河流、挨饑餓、鬥野獸、避土匪……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關東大地上爲了生存而謀生……
當這些關內農民進入遼闊的東北地區,很多人被迫從事重體力活,所以不受當地人待見。這些當地人,即滿人、蒙古人和流民對這些外來客在開始階段並不是很友好。
有記錄記載“原有土著,多以惡言相向”,“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浃洽,蒙古多欺淩之……”。
電視劇《闖關東》裏面描述的主人公朱開山在老金溝淘金的故事,便是對當時的真實寫照。
當時在當地流傳一句話“老金溝淘金,滿族人不幹,本地人不幹,山東人幹!”裏面的淘金者,十之七八是山東人。
想要淘到金子,既要受到官兵的監控,還要遭受來自土匪的威脅,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而主人公朱開山則是裏面的佼佼者,淘到金子之後,又帶領衆人躲過了官兵和土匪的層層把守,得到了成家立業的本錢。
舊中國,山東人口稠密,災害頻發;關東則地廣人稀,沃野千裏,史書說:“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礦,曰鹽。”曆史上兩地有緊密地緣人緣聯系,一是逃荒農民闖關東成爲主流。
闖關東,由于關東爲流放地,禁墾,邊牆西爲蒙古貴族駐牧地。但覆滅的滿清政府無力阻擋曆史潮流,滿清二百多年統治,倒促進了滿蒙漢等族的大融合。
即使“滿蒙獨立”運動、“滿洲國”等曆史滄桑,都沒能改變滿洲人成爲中國的滿族人。山東聖人之鄉心態鄉土意識淡化,冒險精神增強,促使流民春往冬歸轉變爲在關東紮根。
闖關東,是悲壯的曆史,是一次移民壯舉。存在特定的“闖關東”路線以及“闖關東”的特定背景。因此,闖關東是一種社會曆史移民現象,有自發的客觀因素,有內在的政治影響深度。
作爲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漢族,幾百年來人囗壓力就使漢人不斷向周邊擴散:走西囗、下南洋,內蒙古和新疆也成爲漢人移民地。那麽,闖關東便成了人口與經濟的平衡學。
其中大連,營口,丹東成爲了山東人闖關東的首選。這幾個城市山東人後裔所占比例,均在不低于甚至超過一半。而廣袤的東北大地其他地區,都有闖關東的人定居或者路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