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法令管制假新聞時雖遇到阻力、被批評,但新加坡政府堅信這是正確的做法,最終有助打造一個更有效益和具建設性的社交媒體環境。
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昨天(9月21日)在新加坡峰會上,針對數碼科技的管制,包括如何監督像谷歌和面簿這樣的科技巨擘時發表看法。
易華仁說,當一家公司達到一定規模,政府就應認真探討監管的問題,因爲這些公司不再只是提供服務的私人企業,更像是人人都使用的公用事業。這不僅限于社交媒體空間,其他領域也是如此。
在易華仁看來,管制不單是爲保護消費者利益,對企業也是必要的。“如果我們無法打造一個人們能信任的電子交易環境和數碼空間,私人企業在數碼經濟這方面的發展空間將縮小,無法增長。”
我國今年5月通過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案,打擊假新聞。易華仁以此爲例指出,國會通過這項法案時引起反彈,但“當一個原本不存在條規的領域開始接受某一程度的監管,遇到阻力是必然的”。
“但這麽做正確嗎?我想是的。因爲到最後事實會證明這有助打造一個更具效益和建設性的社交媒體環境。”
不過易華仁也警告,政府應避免急著“劃上絕對的界限”,過度管制數碼空間。“既然還不確定未來會如何發展,制定過于嚴苛的規則束縛大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他認爲,在管制方面,既不能由政府全權負責,也不可以任由私人企業自我監督。數碼的世界日新月異,需要公共和私人領域共同合作找出具創意的監管方案。
各國情況不同,監管網絡的方式也自然有異。美國較爲放任,中國有自己的一套,歐盟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模式則處于中美之間。
易華仁說:“認爲所有國家可以采納同一套標准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到頭來只是徒勞……我們能做的是根據工作環境改變規則,再找出共通處推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