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中學的學生與旗袍師傅深入交談,觀察旗袍的制作過程,再加上充足的背景資料,使報道角度更加豐富多元。
從學校慶祝會上的穿越劇獲得靈感,新科技中學學生以旗袍爲主題,走訪牛車水旗袍師傅,並從旗袍的演變、制作、派別,多角度討論旗袍這一傳統服飾文化。他們的報道《裁出一身精彩·縫制傳統文化》,以獨特的題材,多元的新聞視角,獲頒本屆全國中學編采比賽高年級組別的金獎及最佳題材獎。
今年步入第八屆的全國中學生編采比賽共吸引45所學校的79支隊伍參加,昨天(9月21日)在共和理工學院舉行頒獎典禮。配合紀念開埠200年,今年編采比賽的主題爲“追本溯源,展望未來”。
比賽由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屬下學生報《逗號》和新民中學主辦,旨在讓學生體驗當記者和編輯的過程,從中活學活用華文,提高學習興趣。
新科技中學的學生與旗袍師傅深入交談,觀察旗袍的制作過程,再加上充足的背景資料,使報道角度更加豐富多元。張予欣(15歲)是團隊裏的攝影師,在旗袍店裏拍攝了不少照片。
她在頒獎禮上分享說:“我最喜歡旗袍師傅握著鉛筆繪圖的照片。通過這張照片我希望能讓讀者看到那雙縫制一件件旗袍的手。”
南洋女中獲低年級組金獎
南洋女子中學校學生則以《傳統文化新傳人》報道傳統藝術如潮州戲、琵琶等的年輕接班人,獲頒低年級組金獎。值得一提的是,主辦單位今年也將所有得獎作品集結成書,送給所有獲獎學生,鼓勵他們精益求精。
主辦方今年第二次和民情聯系組合作,配合頒獎禮爲學生舉辦一場華語對話會。擔任嘉賓的內政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次長孫雪玲、本地繪本作家阿果以及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寫作組組長蔡志禮博士,針對“追本溯源 展望未來”這個主題與學生分享觀點。
孫雪玲指出,新加坡開埠200年來,一直保持開放的態度,鼓勵多元文化和不斷力求自主。她建議年輕人在學習和規劃事業發展時,也要秉持開放態度。與其他國家相互交流、學習,讓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能夠繼續保持國際化。
孫雪玲也強調新加坡保持多元文化社會的重要性。她以房屋政策中的種族融合政策爲例,左鄰右舍住著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同胞,天天見面便不會有隔閡,彼此就會産生信任,這種信任對整個社會的融合至關重要。
阿果也分享自己創作生涯的三個階段——從純虛構、回顧童年往事再到觀察日常生活。他透露自己近年的創作都取材于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這也讓他的作品走出國外時具有獨特的新加坡元素。這些經曆使他更加感受到身份認同的重要性。
蔡志禮則指出新加坡人必須清楚自我定位,他提倡在思想上今人可借鑒古人的智慧,如老子的“以柔克剛”,莊子的“無用之用”,技術上利用人工智能,二者結合方能創造出文明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