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本月23日正式推出的首個導覽“和諧之行:奎因街、滑鐵盧街和明古連街”,將帶領公衆參觀坐落在勿拉士峇沙一帶的華人廟宇、印度廟、猶太教堂、天主教堂、基督教會,以及回教堂等。國家文物局計劃明年中推出另外兩個新的導覽計劃。
新加坡的多元種族帶來多元宗教信仰,本地不同宗教之間除了和諧相處,也會互相影響和相互包容。國家文物局計劃推出三個新的“和諧之行”導覽計劃,讓國人更深入了解和認識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宗教組織和場所。
即將在本月23日正式推出的首個導覽計劃“和諧之行:奎因街、滑鐵盧街和明古連街”(Harmony Walks:Queen, Waterloo and Bencoolen Streets),將帶領公衆參觀坐落在勿拉士峇沙一帶的華人廟宇、印度廟、猶太教堂、天主教堂、基督教會,以及回教堂等。
爲時兩個小時的步行導覽行程包括參觀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克裏斯南印度廟(Sri Krishnan Temple)、明古連回教堂(Masjid Bencoolen)、滑鐵盧街猶太教堂(Maghain Aboth Synagogue)、聖伯多祿聖保祿堂(Church of Saints Peter and Paul)、善牧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以及衛理公會感恩堂(Kum Yan Methodist Church)。
國家文物局計劃明年中推出另外兩個新的“和諧之行”導覽計劃,分別介紹直落亞逸街和橋南路的宗教場所。
文物局助理局長(政策和社區)陳子宇說:“我們希望通過‘和諧之行’加強和鞏固不同社群之間的信任,鼓勵新加坡人擁護我們的多元種族宗教文化。通過鞏固種族宗教和諧,國人能一同建設更具凝聚力、更團結的國家。”
文物局高級經理(研究與展覽及教育與社區)譚繡潔昨天充當導覽員,帶領媒體穿越奎因街、滑鐵盧街和明古連街,參觀“和諧之行”導覽計劃中的宗教場所,了解不同宗教組織之間是如何相處睦鄰,不同文化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彼此間的相同文化習俗,以及他們如何攜手行善,幫助弱勢群體。
萊佛士1828年制定的市鎮圖把奎因街、滑鐵盧街和明古連街劃定爲歐洲人的居住區。然而到了1850年代,不少歐亞裔、華人、印度人、猶太人、馬來人和其他族裔開始遷入這個區,同時帶來各自的宗教信仰與文化。
了解這一曆史背景,就會明白爲何華人過去曾把奎因街說成是“色加尼”區(源自馬來文serani,指的是歐亞人),猶太人則把那裏視爲鄰裏。
奎因街的善牧主教座堂創立于1832年,是新加坡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同一條街上的聖伯多祿聖保祿堂是由華人信徒創立于1870年,同樣在奎因街的衛理公會感恩堂則是由一群講廣東話的信奉基督教的教師創立的,最早設在養正學校內。
滑鐵盧街的四馬路觀音堂佛祖廟創立于1884年,是本地香火最旺盛的華人廟宇。隔鄰的克裏斯南印度廟建于1870年代,而滑鐵盧街猶太教堂(Maghain Aboth Synagogue)創立于1878年,是本地最古老的猶太教堂。
明古連回教堂創立于1825年至1828年之間,是本地曆史第二悠久的回教堂,由來自印尼明古連的回教徒創立,信衆中以印度回教徒居多。
文物局將從11月23日至明年3月31日(公共假期和12月9日至31日除外),在每個星期六早上9時,以及每個星期日和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的下午4時主辦免費“和諧之行”導覽。公衆必須先上網http://peatix.com/group/6940178報名。每一次導覽最多容納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