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節禮日最受矚目的不是聖誕節收到什麽禮物,而是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日環食。
相隔21年,我國昨天(12月26日)全島多處都舉行“賞日”活動。上午11時27分開始,很多國人都放慢腳步,到戶外擡頭觀看太陽慢慢地被吞蝕。
下午1時23分,月亮移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掩蓋太陽94%的面積,形成“火之環”(ring of fire)的景象。
這個日環食(annular solar eclipse)景象只維持了兩分鍾,卻使得全城停下腳步。就連在烏節路上“血拼”的人潮也駐足片刻,競相以手機拍下這個要到2063年才會再次在我國出現的奇觀。
早做准備的國人則前往不同地點,透過太陽望遠鏡和特制的日食眼鏡觀看,包括濱海堤壩、裕廊湖花園百盛親水天地(PAssion WaVe)、國家初級學院、芳林公園、宏茂橋3道第134號露天劇場、新加坡科學館和碧山—宏茂橋公園。
這些地點各有特色,吸引了不少公衆。比如濱海堤壩在下午1時左右,估計有將近3000人在觀看日食,現場望遠鏡和相機三腳架排成一列,場面頗爲壯觀。
全球各地也有多個國家出現類似現象,如沙特阿拉伯在當地時間早上6時37分也出現日食;馬來西亞、印度、泰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阿曼、斯裏蘭卡和科威特也都看到部分日食。
每回日食都只在部分區域看全,靠近赤道的新加坡這回成了觀看奇景的最佳地點之一,吸引很多國外“追日食族”前來。
濱海堤壩的活動由天文學愛好者網上交流平台SingAstro舉辦,平台創辦人蔡俊禧(43歲,地理空間顧問)說,一兩成參加的公衆是來自越南、印度和中國等地的天文學愛好者。他說,另有一組菲律賓愛好者到科學館去了。
亞曆山大·艾玲(Alexander Alin)從德國遠道而來,這是他看到的第13個日食。從1999年在法國看到生平首個日食後,他一有機會就會出國追日食。
他受訪時說,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追看日環食,比如有一次看日食的最佳地點竟然是英國和愛爾蘭之間,一座沒有旅店的小島。亞曆山大打算明年6月去台灣,再當一回追日食族。
這名地球物理學家說:“我覺得這種天文現象給我一種很奇妙的感覺,讓我和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與文化交流,這讓我感到很興奮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