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透露,將率先安裝智能電表的七個地區是武吉巴督、後港、裕廊西、淡濱尼、大士,以及新鎮淡濱尼北和登加。
公用事業局將從明年初開始爲約27萬個住家和3萬個工商業單位安裝智能水表。率先使用新水表的單位分布在成熟區和新鎮,包括後港、登加和大士等。
公用局去年宣布將在2023年前裝置首批30萬台智能水表,約等于全國160萬個水表的18.8%。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昨天(1月11日)出席“水與我”(My Take on Water)展覽時首次公布安裝的地區。
馬善高致辭時透露:“這七個地區是武吉巴督、後港、裕廊西、淡濱尼、大士,以及新鎮淡濱尼北和登加。約九成的智能水表會裝在住宅單位,其余的則在工商單位。”
他把智能水表比喻爲給水用的“體能追蹤器”,用戶可以通過網站查看每日用水量,並會在用量飙高或可能出現漏水情況時接到通知。
公用局在選定安裝地區時考慮了多個因素,包括不同住宅種類的分布、是否能有效部署,以及一些地區的水表較爲老舊。
公用局供水(網絡)署署長立壯(Ridzuan Ismail)受訪時解釋,一般上水表可用上15年,被選中的地區多半是舊水表集中的地方,借此機會更換成新的智能水表。
更換水表約需半小時 住戶無須承擔費用
該局會在今年第一季爲安裝工程招標。立壯說,承包商會負責采購和裝置水表,安排更換時間表和開發應用或網頁,方便用戶讀取資料。
多數住家更換水表只需不到半小時,不會嚴重幹擾水供,公衆也無須承擔任何費用。當局會在首批智能水表投入運作後進行評估,再逐步在全島落實這項計劃。
該局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別在榜鵝及裕華測試智能水表,共有800戶家庭參與。所收集到的數據顯示,約一成用戶家裏曾漏水,問題多數出在馬桶抽水箱。
智能水表有助于用戶盡早修理漏水設施和養成省水習慣,用水量平均減少了5%左右。
家住裕廊西的許芝福(28歲,醫院運營人員)和父母三人每月用約16立方米(相等于1萬6000公升)的水,相當于每人每天178公升,高于全國人均141公升。
他告訴記者,因爲得等到月底收到賬單後才知道用量,所以平時就算想節約用水,也不知道從哪裏著手。
“如果能通過應用實時查看用水量,這樣就能更了解家人的用水習慣。如果晚上7時水量飙升,這是我們沖涼的時間,這樣就要避免沖太久。”
位于淡濱尼,生産液晶顯示屏的AFPD私人有限公司每月用水量近7萬立方米。公司的純水工程師陳博思說,水主要耗在清洗生産液晶屏上的化學物,以及降低生産環境的溫度。
他說,工廠內設有汙水淨化系統,他們會先使用循環水,不夠的話再向公用局買水。利用智能水表監控買水量的同時,也能讓他們知道汙水淨化系統是否運作正常。因爲若買的水量高于平常表示系統有問題,就可以即時修複。
不過陳博思指出,希望當局能確保放上網的數據安全,若資料被盜取,同行有可能從用水量推算公司的生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