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五個星期的骨痛熱症病例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0%,本地不常見的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感染病例在過去三個月增加。
本地今年首五周出現1723起骨痛熱症病例,較去年同期確診的1057起增加約60%。
我國去年共有1萬5998起骨痛熱症病例,是前年3283起的近五倍,創下五年新高,共20人因病死亡。
根據國家環境局數據,骨痛熱症病例在今年1月12日至18日達到今年單周病例404起高峰後,下一周(1月19日至25日)下降至309起,之後兩周卻持續增加。1月26日至2月1日爲371起,2月2日至8日爲400起。
去年12月29日至今年2月8日,本地共出現2130起骨痛熱症病例。從2月9日至前天下午3時,本地增加了63起病例,使總數達到2193起。
截至前天,本地有114個骨痛熱症病例集中區,病例較多的包括累積病例166起的秋海棠通道(Begonia Drive)、崗沙路(Gangsa Road,96起)、惹蘭景萬岸(85起)、宏茂橋10道(67起)和裕廊西91街(57起)。
骨痛熱症病毒分爲四種血清型,第一和第二型病毒向來是本地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自2016年起,以第二型病毒病例居多。
環境局發言人指出,今年1月的第三型病毒病例約占47%,高于第二型病毒的39%。
然而,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是否已經轉變,目前仍言之過早。環境局與衛生部正在密切注意這個態勢。
環境局發言人進一步說,本地過去30年不曾大規模流行第三型病毒,國人對這一病毒的免疫力較低。
環境局將繼續展開滅蚊行動,並呼籲個人和社區采取行動預防蚊蟲滋生、減少伊蚊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