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智能浮動漁場估計年産量可達250公噸。漁場高度數據化的自動調節系統,通過水底攝像機和感應器,監督每條魚的體重和活動量,確保海産供應穩定。
利用紫外線殺掉海水中的細菌再循環使用,采用人工智能科技監督魚兒的健康狀況,位于我國東部海域的首個智能浮動漁場,估計每年魚産量可達250公噸,比一般傳統漁場高出10倍。
這座由漁場業者Singapore Aquaculture Technologies(簡稱SAT)與德國西門子公司(Siemens)合作采用水産養殖4.0科技打造的浮動漁場,面積約3000平方公尺,所在海域距羅弄哈魯士碼頭約五分鍾船程。
SAT聯合創辦人艾歇爾貝格爾博士(Dirk Eichelberger)受訪時透露,建造漁場耗資約300萬元,部分獲得新加坡食品局屬下的農業生産力基金的資助。
漁場采用封閉式魚罐的循環水養殖系統(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從水下四米深抽取海水,利用紫外線和過濾系統殺菌後,再把幹淨的海水輸送到養殖箱裏,每半小時循環一次。漁場目前有10個養殖箱,培植兩種本地常見的食用魚,即澳洲肺魚(barramundi)和紅鲷魚(red snapper),每箱最多可養殖10公噸的魚。
艾歇爾貝格爾說:“這個系統能確保水質良好,摒除充滿變數的環境因素如海洋溫度上升、原油泄漏、海藻蔓生(algae bloom)等。排除了這些環境因素,魚兒就能健康成長。”
運用大數據預防魚生病
此外,漁場也與西門子公司合作,通過MindSphere物聯網系統和人工智能科技,收集有關魚兒健康狀況的大數據,從而更好地預防疾病。
業者可通過水底攝像機和感應器,監督每條魚的體重和活動量。若發現魚兒的食量和活動量減少,系統就會暫停提供飼料,以免過度餵食。當魚兒出現異常行爲、眼部腫脹或身上出現白點時,系統也會自動響起警報。
艾歇爾貝格爾說:“有了這個高度數據化的自動調節系統,就能確保海産供應穩定。漁場只需三四名員工,而每年魚産量可達250公噸,比一般傳統漁場高出10倍。”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昨天受邀爲漁場主持推介儀式,出席者還包括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以及德國駐新加坡大使桑特博士(Ulrich A. Sante)。
馬善高致辭時指出,面對土地局限和氣候變化等挑戰,本地農場更應采用尖端科技,在提高産量的同時,爲國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他以SAT員工爲例說:“在勞動力發展局推出的‘能力轉移計劃’下,他們接受澳大利亞專家爲期18個月的培訓,學習苗種培育和養殖管理技術。這不僅提升了公司經營高科技農場的能力,也讓本地員工掌握尖端技術,從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