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把經濟增長和就業連接起來,這就是爲何我們在這次的預算案中特別關注下一階段的技能創前程計劃。新階段的計劃首先會加強和擴大企業的角色;其次,它給予員工更大的自主權,讓他們自行決定如何自我提升。”
財政部經濟計劃司司長楊文珊(36歲)受訪時,如此解釋“技能”和“就業”貫徹新財政年政府預算案的原因。
除了40億元的“經濟穩定與支援配套”,用來幫助工人保住飯碗、企業應付現金周轉問題,和穩定整體經濟,新預算案也撥出83億元資金來推動轉型及發展戰略。在這個轉型援助配套中,新階段技能創前程計劃的占比不小。
企業可申請“技能創前程企業補助”(SkillsFuture Enterprise Credit)的一次性1萬元補助津貼發放;所有年滿25歲的新加坡人,最遲在今年底將獲得一次性的500元技能培訓補助填補,四五十歲的國人還能得到一筆額外的500元補助。
多年來,我國都強調“就業是最好的社會安全網”,楊文珊進一步表示,政府希望員工不斷提升技能,確保每個人在事業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擁有合適的技能。這包括在新加坡走出這回經濟陰霾後,能把握經濟反彈所創造的機遇。
四五十歲國人 職涯其實還很長
至于對四五十歲國人的側重,楊文珊說這麽做是要提高這些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者的受雇能力。“這群人工作了10多至30年,好些在同一家公司甚至是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做出一番事業。他們自完成正規教育後,或許就不曾接受系統性培訓,但他們事業發展的道路其實還很長。”
政府已相繼推出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配套,但楊文珊強調,對四五十歲人士的幫助不能與這兩個配套相提並論。“這是爲特定的一群量身定做的,這群人需要的正是維持受雇能力。”
財政部社會計劃司司長汪意娴(41歲)也提醒,這回給予四五十歲人額外的技能補貼,並不預示著這群人接下來可獲得類似建國一代或立國一代配套。她說,雖然動機不同,但不同的做法彰顯政府正視各群體的需要。
她說,處于人生不同階段的新加坡人都會思考就業課題,就算是相對年輕者也不例外,這是預算案爲什麽強調國外浸濡經驗對青年很重要,同時推出多項協助年長者繼續就業的措施。
“對年輕人而言,如何協助他們做好准備,以迎接未來的工作是個關鍵;對于離校一段日子的群體,他們可能正思考著轉業的問題。就算是年長者,當中許多人也想要保持活躍,就業除了讓他們保持健康和活躍,也讓他們的退休生活更有經濟保障。”
對年輕人而言,如何協助他們做好准備,以迎接未來的工作是個關鍵;對于離校一段日子的群體,他們可能正思考著轉業的問題。就算是年長者,當中許多人也想要保持活躍,就業除了讓他們保持健康和活躍,也讓他們的退休生活更有經濟保障。
——財政部社會計劃司長汪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