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將加快“30·30願景”工作,了解如何最好地增強我國的研發及總體規劃,集合不同機構的力量,以及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與優惠等。政府去年宣布“30·30願景”,希望到2030年,本地出産的農産品可以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突顯我國加速發展食品生産的重要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政府將加大對本地食品研發的支持力度,希望及早達成“30·30願景”目標。
王瑞傑也是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他昨天走訪林厝港阿波羅水産養殖集團(Apollo Aquaculture)旗下的魚場後向媒體表示:“我們要加快這項工作,了解如何最好地增強我們的研發,加強我們的總體規劃,確保我們集合了不同機構的力量。”
這包括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大學及公私營業者合作展開研究,以及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與優惠等。
落實“30·30願景”,是打造我國食物供應韌性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只有少過1%土地用于生産約一成食品,其余九成從超過170個國家或地區進口。政府去年宣布“30·30願景”,就是希望到2030年,本地出産的農産品可以滿足國人30%的營養需求,其中20%來自蔬果,另10%來自魚肉和雞蛋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質。
王瑞傑也向國人重申,我國食物供應與儲備狀況良好,並有三大措施確保糧食供應,包括與國際合作,從各國進口食物;與本地企業合作,確保食物儲備;以及利用科技提高國內食品生産力,保證國內生産。
我國在過去兩周與新西蘭、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和緬甸簽署聯合聲明,確保在疫情蔓延下,各國即使采取人流限制,仍繼續保持貿易和物流暢通。
食品局將探討重新規劃 和發展林厝港農地提高生産
王瑞傑預計,未來數月還有更多國家加入。“我們正加強與世界許多其他國家的合作,關注食品安全,優化供應鏈。因此即便供應鏈中斷,就像眼下的狀況一樣,我們仍可擁有更好的供應保障。”
新加坡食品局答複媒體詢問時說,當局今年將研究如何重新規劃和發展林厝港農地,配合臨近的雙溪加株農業食品創新園發展,以“實現高生産力之余,産生更大的協同效應、規模經濟和效率”。
阿波羅近年從觀賞魚業務轉爲主攻食用魚養殖後,不斷利用高科技改善生産力與管理技術,得到王瑞傑的肯定。魚場引進及研發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和可循環高達90%海水的循環水養殖系統,魚蝦數據及時傳回數據中心,減少魚死亡概率,也降低對能源與人力的依賴。
阿波羅總裁黃偉傑(47歲)受訪時介紹,集團正興建一座八層樓高的垂直海産養殖魚場,待今年底完全運行後,“魚年産量將從目前約300噸至400噸,提升至2000噸”。
魚場目前生産的東星斑和龍虎斑等高檔食用魚,絕大部分供應本地餐館和高端超市。黃偉傑說,疫情導致生意銳減八成,但家庭網絡訂單有所增加。更多人在家煮食,正是提高本地農産,形成經濟規模的良好契機。
本地去年共生産4700噸食用魚,但只占全國總消費量的一成,發展潛力巨大。黃偉傑說:“新加坡人應支持本地農産,因爲這能鼓勵他們培育更多更好的産品,最終確保能有足夠供應,滿足本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