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冷冷清清,網店卻銷量紅火,冠病疫情期間國人減少出門,一項針對亞洲市場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新加坡消費者近來更常上網購物,尤其是添購必需品。
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于今年3月6日至17日之間針對亞洲11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展開調查,分析疫情如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根據尼爾森昨天發布的數據,受訪的本地消費者中,37%增加了線上購物的次數,當中有76%的人認爲他們網購的習慣不會恢複至冠病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相較之下,31%的受訪者減少光顧實體店的次數;57%的人減少戶外娛樂活動;55%的人較少到購物中心去。
尼爾森執行董事郭惠斌指出:“人們能從網上輕易地買到所需的産品,非常便利,尤其是在冠病疫情期間。這不僅促使原有的網購族增加消費,更讓一些原本光顧實體店的消費者轉至線上購物。”
網購滲透市場的趨勢在快速消費品(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簡稱FMCG)組別中更爲顯著。
本地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七個上網購買個人保養、家居用品、飲料和包裝食物等産品。分析認爲即使是在疫情結束後,此趨勢仍會持續,因爲有69%首次上網添置日用品的人覺得,他們在接下來一年內還會上網購物。
至于非快速消費品組別中,網購增幅最大的是電子産品,在疫情發生前,44%受訪者會上網購買電子産品,現在則有一半的人會那麽做。
由于公衆較多留在室內,調查因此顯示,有44%的人花更多時間玩線上遊戲;38%在社交媒體上更活躍;36%則花更多時間觀看網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