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冠病危機,嚴峻考驗起步公司的商業模式。在資金充裕時期,有些公司把投資者的資金大把揮霍在擴充企業規模,期望掌控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這樣的做法已經不可行。
過去幾年時不時會收到起步公司融資的新聞稿,一些知名的起步公司動辄便是融資數億元。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實行的寬松貨幣政策,造就了起步公司融資的繁榮盛景。一些公司成立了好幾年,融資數十億元,虧損也能達到上億元。
2019冠狀病毒疾病來襲,企業界的資金鏈告急,數年來被投資者追捧的起步公司突然發現,融資的大門最近悄悄地關上了。
美國律師事務所Fenwick & West的報告指出,上個月硅谷只有44家起步公司獲得融資,1月和2月分別有126家和60家。獲得融資的公司當中,更多是成立時間比較長、較穩健的公司,較早期投資的階段如A輪融資數量減少了。即便是獲得融資的起步公司,估值增長也放慢。這現象說明了投資者已更謹慎。
起步公司往往由于尚未盈利,因此更加依賴投資者來維持現金流。
旅遊、共享經濟遭打擊
在各行業中,不出所料,旅遊業和共享經濟業者面臨最大挑戰。據報道,印度尼西亞的獨角獸公司(unicorn,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或14億新元)、網上旅遊訂票公司Traveloka已裁員10%,網上旅行平台客路(Klook)有一二成的員工拿無薪假或是被裁退,本地廉價酒店管理和預訂平台RedDoorz預計明年之前的營收爲零。
共享經濟在過去數年非常吸金,該行業的起步公司是投資者青睐的對象,但隨著各國實施嚴格抗疫措施,加上有研究指出社交距離可能要保持到2022年,共享服務不知何時能恢複元氣。
根據網上預訂分析公司AirDNA的估計,Airbnb的新預訂大跌85%,取消率接近90%,3月份的營收同比下滑25%。這家公司最近把內部估值降低16%至260億美元,預計今年營收將減少一半至22億美元。不過它在4月初通過債務和股權成功籌集到20億美元資金。
隨著全球各地推行在家辦公,共享辦公空間暴露出了行業的風險,即業者簽下長期租約,而顧客往往簽短租約。最大的辦公空間業者WeWork在疫情暴發前已面對巨額虧損,以及企業監管方面有欠缺。
本月初,WeWork的租用率跌至了64%,相較于去年9月的79%。租戶暫停支付租金,或是終止租約。
私召車平台如Grab、Gojek和優步(Uber)同樣遭遇需求急跌的問題。Grab創辦人兼總裁陳炳耀對投資者和夥伴說:“冠病是Grab成立八年來面對的最嚴重危機。”
雖然私召車司機紛轉行當送貨員或送餐員,但不論是司機收入還是平台利潤,仍無法恢複到疫情之前水平。
電子商務、送餐業務獲益
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和送餐業務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遠程醫療服務(telehealth)更是大受歡迎。本地遠程醫療服務公司Doctor Anywhere獲得總值2700萬美元(3847萬新元)的注資,投資者包括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公司(EDBI)、澳大利亞最大私募基金Square Peg和國際醫療集團IHH保健(IHH Healthcare)。
還有一些起步公司研發出科技,協助應對冠病疫情。
加拿大的起步公司BlueDot使用人工智能追蹤傳染病和作出預測。該公司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出公開警告前幾天就告誡了冠病的威脅。
以色列起步公司Sonovia在研發使用抗病原體和抗菌的布料制作口罩。
在家辦公的浪潮推動了相關服務業者,例如提供視頻會議服務的Zoom和音譯應用Otter的使用率激增。
金融科技公司面臨考驗
對于金融科技起步公司,這一次危機將考驗他們能否經得起市場波動。
冠病疫情讓消費者和企業紛紛轉向數碼銀行服務,但在危機期間,人們可能傾向于選擇傳統業者,把更多資金轉到較穩妥的銀行。
據報道,德國的數碼銀行N26于3月底指出,它的銀行卡銷售以及某些市場的新戶頭增長有所放緩。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經把本地數碼銀行執照申請結果的公布日期推遲到下半年,給了潛在業者更多時間准備,本地銀行可以趁這個時機加快轉型,來應對數碼銀行的挑戰。
此外,過去幾年興起的智能投資顧問(robo advisor)正應對一場股災的考驗。不久前本地的一家智能投資顧問Smartly宣布結束業務,雖說該平台早在疫情開始前已經探討可能結束經營,但它在熊市期間讓投資者退出投資,蒙受相當大的虧損,讓人擔心智能投資顧問是否可靠。
P2P借貸平台則面對中小企業客戶資金周轉問題,違約率預計攀升。不過本地業者Validus透露,這期間中小企業的無抵押貸款申請大增50%至75%,由于一些企業不符合銀行的借貸條件,P2P借貸平台可以幫助填補這個資金的缺口。
這場冠病危機,嚴峻考驗了起步公司的商業模式。在資金充裕時期,有些公司把投資者的資金大把揮霍在擴充企業規模,以期望掌控絕大多數市場份額,這樣的做法已經不可行。
一名風險創投人士說,是不是真正的獨角獸,很快會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