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心 報道
與全球供應鏈相關的制造業領域率先複工,經濟師認爲,這有助于推動我國經濟逐步邁向複蘇之路,但阻斷措施仍未完全解除,對經濟的實際提振作用非常有限。
阻斷措施實施期間,許多行業暫時停工,使到我國經濟受損。政府日前宣布與全球供應鏈相關的制造業如生物醫藥、石油化學和精密工程業,可從5月12日起率先複工。
華僑銀行經濟師林秀心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部分制造業有序地複工有助于緩解當前的“經濟痛楚”,但對經濟在短期內遭受的損害幫助不大。
她說:“因爲安全社交距離措施相信會持續實行,並非一切恢複正常。今年第二季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預計會持續低迷,因爲其他經濟活動必須遵守阻斷措施直到6月1日。”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經濟師蔡學敏認爲,制造業率先複工能支撐經濟的複蘇進程,同時鞏固新加坡作爲可信賴的生産樞紐地位。他較早前預計,第二季國內生産總值會下跌20%,全年萎縮7%。
大華銀行經濟師顔聖充的看法稍有不同,上個月預測全年經濟萎縮4%的他受訪時說,在預測時就把逐步複工考慮在內,所以這次的複工計劃不會改變經濟低迷的程度。
雖然經濟前景堪憂,但他非常看好我國經濟在疫情結束後的複蘇能力,主要是新加坡仍是重要的區域生物醫藥産品生産地,也是重要的醫藥研究重地。
疫情結束
才是經濟複蘇關鍵
他也強調,疫情必須結束才是我國經濟複蘇的關鍵。“如果阻斷措施繼續延長,經濟預測可能會再下滑。”
他認爲,真正能提振經濟的不是有哪些領域複工,而是有多少工作場所的員工能回去上班,因爲這意味著社交距離措施有所放寬。他預計,複工人數若能從目前的15%增加到20%或以上,就能對經濟發展起到少許但實質的作用。
聯昌銀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則認爲,外部因素如全球貿易需求,才是推動經濟前進的關鍵。
他說:“解除防疫措施的程度,得視這場不斷演變的醫療危機何時受控而定,以及可能發生第二波、甚至是第三波疫情的概率而定。”
林秀心認爲,接下來政府可以考慮讓批發貿易業和物流業複工,因爲貿易和運輸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元素。金融服務業也應該放寬限制,讓更多職員回到公司上班。
“如果區域和本地企業從5月中開始複工,經濟活動正常化後預計有助于上半年經濟複蘇,但目前來看,V型反彈不太可能。”
蔡學敏則認爲,商場內的一些零售店和餐飲店,若能有效限制店內顧客數量,也可能是接下來複工的領域;另外,就是恢複與疫情緩解國家的航空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