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
多財
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
陳紫筠 報道
3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局突然大幅減息,並重啓量化寬松措施。此舉導致市場恐慌情緒擴大,道瓊斯工商指數隔天創下1987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牽動亞洲股市猛瀉。像道指這類股市指數究竟有什麽魔力,足以影響市場波動?
要測量美國紐約華爾街的股市溫度,其中一個方式是觀察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這三大股市指數的走勢,而它們所包含的成份股、篩選條件和比重等都各有不同。
創立于1957年的標普500是美國的第一個市值加權指數。這個指數的成份股由5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組成,涵蓋整個市場約80%的市值。篩選條件包括必須是美國公司、調整前的市值至少82億美元(約116億新元)、自由流通市值至少41億美元,以及最近一個季度取得正數盈利等。
以行業來看,資訊科技股在標普500成份股的比重最大,占比爲25.7%;接著是醫藥股,占了15.4%。以市值計算,全球市值最高的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的股權比重最大。
納斯達克指數的成份股涵蓋面比標普500來得廣,只要是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獨家上市,都被納入其中,目前有超過3000只。這個在1971年推出的指數同樣以市值加權,意味著市值越大的股票,股價對指數的影響越大。
有別于以市值爲考量,道指則是個價格加權指數。它開始于1896年,是曆史最悠久的股市指數之一。其成份股由30只美國藍籌股組成,涵蓋交通和公用事業以外的所有領域。入選企業由《華爾街日報》和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決定,主要按公司聲譽、增長記錄,以及吸引大批投資者的能力等指標。
在美國,追蹤股市走勢的指數多達數千個,其中以上述三大指數較具權威性。全世界的資本投資家都把目光投向它們的表現,期望從中掌握經濟行情和預測展望。
海指于1998年取代舊指數
回到新加坡,測量本地股市熱度的溫度計莫過于海峽時報指數。這個指數經過一些改良,前身是于1966年推出的海峽時報工商指數。舊的指數以價格加權,沒有包括金融股,只有一只房地産股。
舊的指數于1998年功成身退,由新的海峽時報指數取代。新指數以市值加權,初創時由55只成份股組成,2008年經改革後減至30只大型企業股。銀行股目前占海指成份股權的約40%。
除了海峽時報指數,其他本地股市指數還包括了MSCI新加坡指數,以及富時海峽時報凱利板指數。以市值加權的MSCI新加坡指數,由25只大中型股組成;富時海峽時報凱利板指數則是追蹤凱利板的表現,由約200只股票組成。
區域方面,日本于1950年推出的日經指數以價格加權,其中包含225家日本大型企業的股票。另一個被廣泛關注的東京證交所股票價格指數(TOPIX),則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權的指數,涵蓋的成份股超過2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