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家在冠病疫情期間仍舉行大選,網上拜票成爲大勢所趨,但本地政黨認爲網絡不一定是接觸選民的最佳平台,也不能純粹依賴網絡,此外,各政黨還得顧及網安問題。
國會本月4日三讀通過國會選舉(2019冠狀病毒疾病特別安排)法案,允許選舉局因應疫情制定臨時措施,保障選民、候選人和選舉官員的安全。一般相信,若來屆大選在疫情仍蔓延時舉行,網絡將成爲各黨較勁的主戰場,但各政黨黨員告訴《聯合早報》,要把觸角伸向選民,不能純粹依賴網絡。要在無邊無際的網絡點燃選戰硝煙,各政黨還得顧及網安問題。
一些國家在冠病疫情期間仍舉行大選,網上拜票因此成爲大勢所趨,但對本地政黨而言,網絡卻不一定是接觸選民的最佳平台。家訪活動因疫情取消後,不少議員選擇回歸最“傳統”的聯系方式——通過信函、撥電和短信接觸選民。
在國外選舉中,網絡社交平台成爲候選人在疫情期間競選的主戰場。但本地各政黨仍在摸索如何有效地使用網絡平台和選民互動,要在無邊際的網絡世界中,具針對性地接觸特定選區的選民,是一大挑戰。
回歸書信熱線和電郵
多名受訪議員和反對黨員發現,郵寄信函、電話熱線、發短信等“傳統方法”,反而是最直接有效的聯系渠道。不過,對年長居民較多的選區而言,網絡平台信息滲透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明顯。
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透露,她在阻斷措施實施初期,原本只在接見選民活動地點的門口張貼海報,通知居民改而使用Zoom視訊平台、電郵或電話爲有需要者提供援助,但效果並不理想。
這個單選區有近三分之一的居民是年長者,其中不少人並不熟悉網絡科技,也不清楚該如何主動尋找求助管道。她透露,接見選民活動的求助個案在病毒阻斷措施實行初期從平時的40多起,銳減至個位數,情況令人擔憂。她因此認爲得改以郵寄信件的方式,呼籲有需要的居民聯系基層義工。
陳佩玲說:“郵寄信函後,接見選民活動時接到的個案已經逐漸回升,最近一次活動中通過電話熱線接到了27個求助個案。我們還是得結合比較傳統的書信媒介,才能有效地滲透信息,盡可能把觸角伸入社區。”
除了陳佩玲,波東巴西議員司徒宇斌也采取類似策略,開始向居民郵寄信件,信中提供求助熱線和電郵聯系方式。
隨著大選腳步逼近,一些有意競逐下屆大選的反對黨成員,也開始通過郵寄信件的方式,直接向選民拜票。
前進黨黨員拉維(Ravi Philemon,52歲,媒體公司管理夥伴)過去曾在其他反對黨旗幟下參選。他受訪時指出,若要接觸特定選區的選民,網絡競選策略並不理想,因此一些准參選人才選擇發信函。
“雖然新加坡人都熟悉網絡世界,但大家不會積極上網尋找和政治相關的資訊,線上與線下聯系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些網絡貼文有數十萬人浏覽,但這些人可能遍布不同選區。反而發信件或傳單可取得更直接的效果,唯一的障礙是成本比較高。”
網上交流形式 各黨仍在試驗階段
我國最遲得在明年4月舉行大選,隨著大選腳步逼近,各政黨在網上也動作頻頻。不過,通過網絡競選仍是新鮮的嘗試,目前看來各個政黨仍在試驗不同的網上交流形式,就算是人民行動黨議員,似乎也沒有一致的網上策略。
上一屆大選,東海岸集選區戰火激烈,該區行動黨團隊本屆大選前也不敢掉以輕心。一名在勿洛黨支部服務的義工指出,爲大選造勢不是他們接觸居民的唯一宗旨,但如今不能到組屋區辦活動,黨義工也得想辦法在網上“複制”之前曾在線下舉辦的活動。
直播見選民 義工得撥電發短信廣邀
這名不願具名的義工指出,前人力部長林瑞生在上屆大選前曾辦了100多場“談天說地在勿洛”的活動,給居民講解政策。義工們正在探討是否能將活動“搬上網”,舉辦多場小型網絡分享會,邀請居民參加。
記者最近也參與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在面簿上爲裕華區居民直播的“虛擬”接見選民活動。節目播出時,在線上觀看的網民達100人,當中留言提問的大部分是傅海燕已認識的居民。據記者向黨義工了解,要辦這樣的線上活動,義工在活動前得撥打電話及發短信給居民,籌備工作並不容易。
據悉,工人黨每個周末售賣《鐵錘報》的活動取消後,相關活動也轉到線上,如最近由青年團舉辦的網上論壇,組織工作主要落在較年輕的黨員身上。該黨在截稿前並未回複本報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