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病疫情期間,摔傷、中風等需要複健治療的年長病患,仍得使用社區醫院的中期護理服務。隨著部分社區醫院開始接收冠病病患,如何兼顧抗疫工作和爲年長者提供護理服務,成爲社區醫院的一大挑戰。
分別在盛港社區醫院和歐南社區醫院擔任後急性期與持續醫療護理科主任兼顧問的劉思源醫生和劉亮麟副教授強調,醫生必須保持靈活,才能有效地照料兩組需求截然不同的病患,打贏這場持久的抗疫戰。
劉思源醫生(41歲)和劉亮麟副教授(38歲)是兄弟,兩人配合昨天的世界家庭醫生日,通過電郵接受《聯合早報》專訪,分享了社區醫院在前線扮演的重要角色。
盛港社區醫院在本月2日開始接收冠病病患,歐南社區醫院也正如火如荼准備床位,以便在必要時接收更多病患。
劉思源透露,目前大約有280名病患入住盛港社區醫院,其中約三成是病情穩定的冠病病患,七成爲一般康複中的年長病患。
一般的社區醫院病患大多需要複健服務,治療過程涉及醫生、護士、治療師、藥劑師和社工的團隊協作。而冠病病患則需要全天候嚴密的病情監督,確保他們的病情不會突然惡化,或出現並發症,醫療責任集中在醫生和護士身上。
爲應付這兩種不同的醫療需求,同時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盛港社區醫院的護理團隊兵分兩路,一組人專門照料冠病病患,另一組則負責照料一般的病患,兩組人不得接觸。
自願加入冠病醫療組的劉思源指出:“籌備接收病患的過程涉及所有部門,負責醫療、護理、營運和行政工作的同事都參與其中。籌備工作包括開設新病房、計劃病患轉換床位時得使用的路徑、安排人手,以及和急症醫院緊密合作,了解詳細的工作流程。”
醫院團隊在接收病患前,進行了多輪的會議和實境彩排,以便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在接收病患後,一些年長病患可能會感到擔憂。劉思源強調,醫療團隊必須和病患溝通,讓他們理解院方已采取全面的措施,保障他們的安全。
歐南社區醫院目前沒有接收冠病病患,盡管近期的單日冠病確診病例趨穩,院方仍在積極籌備病床,爲任何突發狀況做好准備。劉亮麟透露,歐南社區醫院一些醫生也被調往同屬新加坡保健集團的觀明醫院和新加坡中央醫院,支援這兩家醫院的抗疫工作。
他說:“我們剛剛在去年11月投入運作,但所有人都非常積極。在我們擴充床位的高壓時期,以及當醫療團隊必須到其他醫院提供支援時,團隊建立了更緊密的關系。我非常慶幸看到許多人在必要時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