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幼童下周二起逐步複課,各所學前教育中心正緊鑼密鼓籌備,確保所有安全管理措施到位。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上周宣布,幼稚園K1和K2年級學生率先從6月2日起回校;N1和N2年級學生在6月8日複課;托嬰服務和遊戲班則在6月10日重啓。年滿兩歲的孩童回校時,須戴口罩或防護面罩。
受訪學前教育業者皆表示,會按照幼兒培育署發布的安全複課指導原則(COVID-Safe ABCs),加強各項安全和衛生管理措施,並向家長保證會把保護師生的安全視爲首要任務。
職總優兒學府幼樂園總經理程愛玲受詢時說,爲減少不同班級師生交叉感染的風險,除了讓不同班級待在特定樓層或區域,幼樂園也會放置貼紙等標記,提醒學生在排隊、上課及用餐時,保持一米距離。
幼樂園也會分時段讓不同班級使用共同設施。程愛玲指出,目前多數中心讓孩童在各自課室裏用餐,如果孩童必須在餐廳用餐,除了分時段,職員也會確保餐桌清理幹淨,才讓下一組學生使用。
此外,所有幼樂園將引進紫外線消毒裝置,爲師生們的文具及玩具等物品進行消毒。
人民行動黨社區基金會(PCF)高級處長瑪莉妮·卡米(Marini Khamis)受詢時則說,病毒阻斷措施實施後,PCF就開始探討如何安全複課,旗下的中心如今按照安全複課指導原則積極做准備,包括讓所有職員了解各項安全措施,以及所必須做的調整。
瑪莉妮強調,不少措施如保持安全距離,在病毒阻斷措施前已落實,職員都很熟悉。“幼童可能需要時間適應這些措施。他們未必完全了解保持安全距離或戴口罩的必要。職員和教師在引導和提醒孩童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病毒阻斷措施期間,我們爲少數從事必要服務的家長提供服務,發現孩童看到其他同學及教師遵守安全措施,如戴口罩,也比較願意跟著做。”
探討是否采混合學習模式
伊頓國際教育集團執行董事黃毅賢說,病毒阻斷措施結束後,各項防疫措施仍不可松懈,集團會根據旗下不同中心的情況,落實一系列措施,包括讓學生在固定時間洗手,以及讓家長及校方合作,在不同時段爲孩童檢測體溫等。校車業者也會檢測孩童體溫後,才讓他們上車。教職員每天也會量兩次體溫。
其他措施包括放置安全距離標志、讓進出的人掃描SafeEntry QR碼等。此外,黃毅賢說,集團在探討是否要采用混合學習模式(blended learning),也就是在有需要的時候,讓學生在返校和在家學習之間輪替,減少校內孩童人數。
淡馬錫基金會早前宣布會爲所有學前教育、中小學、特殊學校學生,提供消毒搓手液、口罩和面罩。盡管如此,各學前業者也已准備好相關物資。
黃毅賢說,集團自1月已采購口罩、溫度計及手套等物資,並會通過伊頓社區基金捐贈口罩給弱勢孩童。
幼樂園也已准備足夠口罩供應給有需要的學生。程愛玲說,校方籲請家長讓孩子上課時多帶一至兩個口罩,但校方會爲忘記帶額外口罩的孩童及弱勢家庭的孩子,供應口罩。
保險公司核保人員林紫瑩(30歲)的6歲兒子和2歲女兒就讀盛港西大道的幼樂園。她說,校方透過電郵等方式,向家長說明複課後的安全措施,令她感到放心。“要孩子一直待在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在家中雖有向孩子灌輸良好衛生習慣等知識,但我也期待他們能複課,和同學們一起在教師引導下有系統地學習防疫措施,培養社會責任感。”
幼兒培育署安全複課主要措施(COVID-Safe ABCs)安全出入:
●限制訪客進入學前教育中心
●家中有人接獲居家隔離令和居家通知的學生和教職員,不得進入中心
●教職員、學生和訪客得使用SafeEntry登記系統和申報旅遊記錄
●教職員和學生每天多次檢測體溫,有發燒症狀者,得立即就醫
安全行爲:
●教職員及兩歲以上孩童回校,須戴口罩或防護面罩
●孩童和教職員都增加洗手次數
●常被觸碰的表面和物品增加清洗及消毒
●每班分小組進行活動,各組不能互換成員
●教材、座椅和床盡量不要共用
安全課室:
●教職員和孩童盡量在指定範圍內活動
●錯開家長接送孩子上下課時間,避免人多聚集
●不同班級分不同時段使用共同空間和設施
●不同中心教職員暫停互調
●跨班級和大組活動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