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專注大趨勢,不負好時代。
一
戰國時候,齊國國君宣王想用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勸他不要隨便動武,用了“緣木求魚”這個比喻。意思是,陛下您得對自己有點逼數,按照齊國目前這種情況,如果想靠打打殺殺出頭,就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用錯了方法,明顯達不到目的滴!
孟子在說“緣木求魚”之前,還說了一段鋪墊,問宣王:陛下您爲何郁悶啊,是因爲烤串不好吃嗎?是因爲妹子不好看嗎?是因爲手機不好玩嗎?
孟子真這樣說的。原文是:爲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爲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美食不好吃嗎?衣服不夠穿嗎?或者景色不好看嗎?音樂不好聽嗎?侍從不聽話嗎?)
孟子真是打比喻的大師。“緣木求魚”這個事,很多股民也一直在做。
二
曾經有部很火的電視劇,名字叫《天道》,改編自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裏面的主人公說,什麽是天道?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是的。股市是一個更多依靠常識來賺錢的地方,而很多人偏偏忽略常識,只想用技巧賺錢。
奶爸,怎麽預判一支股票(或者指數)的漲跌呢?
當然有方法,但是不可能很簡單。如果很簡單,一說人人都會,大家都能預判漲跌了,賺誰的錢去對嗎?
所以,如果你想預判一支股票(或者指數)的漲跌:
首先要知道什麽是技術分析;
然後學習技術分析的一些基礎理論;
再學習技術分析的常見圖形和指標;
再選擇幾個標准構建自己的預判體系;
再把預判體系去做曆史數據回測;
再把預判體系試用于動態實戰;
再修改完善1.0版;
再試用後修改完善2.0版;
……
絕世武功光目錄就會有很多頁,內容自然更加豐富。要學很久的。
你不能從來沒好好學過,過一段時間又來問:奶爸,怎麽預判一支股票(或者指數)的漲跌呢?
技巧也是苦練出來的。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至于什麽是常識?時間花上去,才會有結果,就是一種常識。
有次我和助理聊天,說:我們兩個,天賦基礎差不多,學習都是中上成績。然後,我畢業後寫了十幾年稿子,大概每年30-50萬字,現在每天晚上寫公衆號,每年又是幾十萬字。你比我晚出道十多年,要怎麽才能超過我呢?唯一辦法可能就是比我閱讀更多、寫得更多、思考更多。不然的話,怕只會差距越來越遠。
還有,人非生而知之,都是學而知之,也是一種常識。我外公經常說“學而知之”,寫這句弄得我有點想他了。
三
股市是一個更多依靠了解自己、戰勝自己而賺錢的地方,很多人卻只想通過了解市場、戰勝市場來賺錢。
與其天天去猜測宏觀經濟,擔心美股會不會見頂從而影響A股,不如好好控制自己的手不亂動。
我和股友們交流時經常說:要麽你做基本面,就精心挑選好公司,然後在估值區間下沿進場或加碼、估值區間上沿出場或減倉;要麽你做技術面,就“順勢、分倉、止損、持盈”,然後堅持多頭趨勢裏逢低做多,等著強勢股的第二波。其他的一些紛紛擾擾和你又有什麽關系呢?
本來賺得好好的。一段時間隔壁老王比你賺得多了,你不爽,改變打法;一段時間風口不在你這裏跑輸指數了,你不爽,改變打法;一段時間你剛好需要一筆計劃外開銷,你不爽,改變打法……
老王賺多少、市場風格輪動、你有筆計劃外的開銷,關你操作系統毛事?我和股友們開玩笑:本來只是想到股市賺點錢,炒到後面,變成需要時時刻刻賺到錢,還比身邊人賺得多。是不是就讓自己失控了?根本不需要市場來擊敗你,你自己就把自己打敗了。
四
股市裏的執行力就是生活中的執行力。
有人喜歡把炒股虧錢歸結于自己心態不好、執行力不好。我有時不好當面反駁,只是心裏暗想:以大多數人的基礎知識之薄弱,遠沒到談心態的地步。
而執行力又要怎麽訓練?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就行。比如養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比如養成閱讀的習慣,比如養成運動的習慣,比如養成早睡的習慣,比如養成定期反省的習慣,比如……
你總得去嘗試其中一兩種,然後能堅持得很好,才會在股市裏也會有執行力。
一個從來沒有長性的人,怎麽可能指望他在股市裏就有長期執行力呢?
五
所以希望股友們,心都靜一點。
我已經從股市裏熬出頭了。林老板花大價錢包我養我,然後我多余的錢,絕大部分交給何老師–那個職業做投資18年、18年只做投資的基金經理在打理。相當于,每年既有穩定現金流進賬,投資理財部分又能穩步升值。
我衣食無憂啦,甚至從此可以逗娃釣魚,有資格過上半退休的生活。所以我既然願意唠叨幾句,一定不會是胡說八道,把大家往坑裏帶。主要是看到很多股友總是跳不出那個認知禁锢,特別是最近行情好卻又被搞得忐忑和狼狽,于心不忍,好好說幾句,就當是一個過來人的叮囑吧。
知道很多人聽了後,該繞的彎、該踩的坑也都一個不會少,但是希望,等你繞路、踩坑以後,能夠早點找回原路,早點拔出泥潭。
有句諺語叫做,“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意思有什麽用的因就有什麽樣的果。如果不是那個因,而盼著自己那個一廂情願的果,就會變成幾千年前孟子所說的: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瓜娃子,鬥你現在嫩個做,想要實現個人心頭想法,怕是比上樹捉魚還要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