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今年至今已有12人因骨痛熱症死亡,上周全島更出現735起骨痛熱症新增病例,創下五年多來新高。國家環境局警告,若不采取必要行動,本周骨痛熱症病例將進一步超越891例的單周曆史紀錄。
今年病例或打破2013年曆史之最
截至6月2日,本地今年已出現9261起骨痛熱症病例,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當局預計今年病例將超越2019年的1萬5998例,並有可能打破2013年2萬2170例的曆史之最。
本周頭三天,病例數量已達291起。本地上一次單周出現850例以上,要追溯到2014年6月29日至7月5日。
過去兩個月因骨痛熱症死亡的人數再增五人。12個死亡病例年齡介于56歲至80歲,其中10人在骨痛熱症黑區居住或工作。環境局網站數據顯示,目前全島共有176個骨痛熱症黑區,其中最大的兀裏出現了181個病例。
骨痛熱症疫情今年大暴發,首先主要是國人對新主導病毒類型,即第三型骨痛熱症病毒(DENV-3)缺乏群體免疫力。骨痛熱症病毒分爲四種血清型,之前本地流行的多爲第一和第二型,過去30年來較不常見的第三型從今年起呈上升趨勢。
而隨著我國步入6月至10月的骨痛熱症高峰期,炎熱天氣縮短了病毒主要傳播媒介埃及伊蚊的生長期,造成病症在本地的傳播率更高,確診病例數量居高不下。
環境局注意到,骨痛熱症數量在過去四周暴增,時間剛好與政府實施的冠狀病毒阻斷措施重合。“伊蚊主要棲息在自然通風的室內空間,並在白天叮咬。由于阻斷措施期間,人們的聚集場所從辦公室轉移至家中,更多人白天待在家中,意味著雌性伊蚊可吸更多的血”,導致感染人數增加。
今年頭五個月,當局在全國範圍進行了約34萬1000次稽查,發現大約7800個蚊子滋生處。阻斷措施期間,稽查員在居民家中和公共走廊檢測到的伊蚊幼蟲數量,比阻斷措施前兩個月增加了五倍之多。
環境局再次呼籲公衆勤于檢查和清除家中及公共場所的伊蚊滋生地。除了“滅蚊五步驟”,也要記得在家中陰暗角落如床和沙發底下、窗簾後方等噴殺蟲劑,以及穿長袖長褲和噴驅蚊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