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大選開跑之前,不少政治觀察家預測這會是一場相對平靜的選舉。然而,少了競選集會、多了安全距離限制的走訪選民活動,各政黨的網上攻防戰更見頻繁,候選人也必須更及時地回應對手的任何攻擊,近乎是全天透過各媒體渠道發表政治與政策觀點,爭取民心。
今天是投票日,再來看一看九天競選期間出現的五大議題與事件。
① 強力委托 與國會制衡之爭
本屆大選,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一再呼籲選民,在疫情當下給予它強力的委托,並提醒大家不要僅爲了確保國會裏有反對黨議員,破壞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影響投資者與外界對新加坡的信心。
各反對黨的論調則圍繞著疫情中大選可能出現所有議席全歸行動黨的局面。其中,工人黨新人林志蔚在電視辯論上初試啼聲時,在總結中抛出一句“不該給行動黨空白支票”,獲得頗大反響。數名行動黨部長陸續回嗆,指選民是理智的,不給執政黨空白支票,更不會只爲國會制衡而投票支持反對黨。
連日的爭論,涉及的是非選區議員制度的改革。國會2016年底修憲後,下屆國會裏的反對黨人數可保有至少12人。
也就是說,即使反對黨候選人都落選,或只有幾個當選,得票率最高的落選反對黨人就能以非選區議員身份填滿12個席位,並享有和民選議員相同的投票權利。
執政黨因此堅持,反對黨可能“全軍覆沒”的論述並不成立,修改後的非選區議員制度將能確保國會仍有多元的聲音。
本次大選所有93個議席都有反對黨競逐,2015年全國選舉中,行動黨取得耀眼成績,得票率回彈至69.9%,觀察家正密切關注,此次危機中的大選,行動黨如何定義它所尋求的強力委托?反對黨又能否爭取到它所要的國會制衡作用?
② 領導交接 與“未來總理效應”
大選進入倒數階段之時,李顯龍總理以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身份,在線上“浮爾頓午餐群衆大會”承諾,將與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和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連同第四代部長,確保我國安然渡過難關,並將一個運行良好的國家完好地交給下一代領導。這場重要的講話備受關注,觀察家普遍將之視爲是政治領導交棒進程或因疫情延緩的迹象。
總理在競選初期答複有關冠病疫情是否打亂接班計劃時,也已表明這未必是他最後一次競選。
而在東海岸集選區經營多年的工人黨,此次突然迎來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親自領導行動黨守土,仍沉著應戰。面對這張普遍被視爲總理接班人的王牌,工人黨提出此舉是讓選民陷入兩難,對東海岸選民不公平。
至于“未來總理效應”是否可拉擡行動黨在東海岸的選情,同樣備受關注。行動黨在上一屆大選的東海岸成績是60.7%。2011年則是54.8%。
③ 疫情應對
疫情危機自然無可避免地成爲本屆大選的焦點之一,即使在大選正式開跑之前,行動黨領導人已開始“喊話”,強調由一個能幹且可信任的團隊,引領國人安穩度過疫情危機的重要性。
觀察家認爲,疫情議題料對仍舉棋不定的“中間選民”影響最爲顯著,須在求國家安穩與國會平衡之間取舍。行動黨團隊在競選期間也集中火力,既體現它執政與應對危機、助人民保生計的實力,也批評反對黨沒有提出具建設性的獻議,帶領國家走出疫情危機。反對黨不甘示弱反擊,指冠病疫情凸顯現有一些政策的缺陷,包括客工宿舍的管理和過于依賴外勞等。反對黨認爲,抗疫工作結束後,執政黨政府將顯著調整一些政策,國會裏因而更須要有能審視問責的反對黨。
④ 千萬人口之爭
新加坡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在電視辯論上,聲稱王瑞傑曾說要把我國人口增至1000萬,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
行動黨指民主黨在1000萬人口課題上捏造“嚇唬人的妖怪”,批評它在行動黨多名部長澄清駁斥後還公開邀功,說是它迫使行動黨保證不增加人口,行動黨爲此要求民主黨對有關行爲公開道歉,並連續兩天發聲明批評徐順全。
1000萬人口的假信息很快在網絡上延燒,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令(POFMA)辦事處爲圍繞此議題而在網上流傳的假信息,向不少社交媒體用戶發出更正指令。
⑤ 新人遴選與網絡起底
從提名日前行動黨准候選人林紹權退選,到工人黨盛港集選區候選人辣玉莎網絡失言事件,這些在競選期間冒出的事件,讓各政黨的新人遴選標准受到更嚴格的檢驗。
此外,由于相關輿論抨擊都發生在網絡空間,且迅速傳開,讓坊間開始擔心和質疑這種“起底”和網絡審判文化對選舉政治帶來的不良效果。
林紹權被數名網民起底,針對他過去的品行和行爲做出指控,他最後以不想事件模糊本屆選舉焦點爲由宣布退選。辣玉莎則因有人報警,指她過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兩則言論涉挑起種族間敵意,正接受警方調查。
這兩起事件目前看來是暫告一段落,觀察家不認爲事件對兩黨的選情有太大影響。